义务教育福建省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VIP

义务教育福建省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阜盛(fù) 敕造(chì) 歆享(xīn) 模样(mó) B.朱拓(tà) 呜咽(yè) 绾着(wǎn) 嫡亲(dí) C.炮烙(pào) 瞋视(chēn) 吞噬(shì) 惫懒(bèi) D.懵懂(měng) 作揖(yī) 蹂躏(róu) 忖度(d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清衫湿 C.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D.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下列各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A.河内凶(荒年) 木直中绳(合乎) 声非加疾(快) B. 因遗策(沿袭) 赢粮而景从 (担负) 君子不齿(并列) C. 圣益圣(更加) 是亦走也(确实) 行为偏僻(偏激) D. 因为长句(创作 ) 所守或匪亲(有的) 金石可镂(雕刻) 二、名句名篇默写(10分)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10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2) ,以手扶膺坐长叹。(《蜀道难》)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登高》) (4)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5)东船西舫悄无言, (《琵琶行》)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7)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8) 。用心躁也。(《劝学》 (9)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说》) (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 __________。(《师说》) 三、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2)非抗于九国之师( )(3)度长絜大( ) (4)序八州而朝同列( ) 6.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小学而大遗?? ?? B.以为桂林、象郡 ? C.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7.?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意在直接点出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的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8. 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4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qw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