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献帝陵说献帝
献帝陵前说献帝 2008年10月,笔者借到修武参加竹林七贤国际研讨会的机会,顺便去位于修武县北10公里处的汉献帝陵凭吊了一番。时值深秋,久废不修的陵墓,在瑟瑟秋风中,显得是那么荒凉。冢上丛生的杂木,由于季节的关系,已是枝叶凋零。四周有几株柏树,枝枝丫丫,歪斜不整,在杂木的映衬下,骤减了几分葱郁,越发显得苍黄。倒是荒冢周围的一片农田,麦芽刚刚钻出浮土,细细的,嫩嫩的,直挺挺地向上而立,显示出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荒冢默默无语,生命犹在诉说。跨越时空长河,重新审视生当汉魏易代之际的汉献帝,大概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够倒霉、够礼遇、够幸运。 作为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算是够倒霉的。 汉献帝生前不曾风光,身后也颇为寂寞。他生于帝王之家,却逢上东汉末运,宦官弄权,党争不断,朝廷频遭变故。公元189年,董卓入洛阳,把持朝政,废少帝而立刘协。年仅8岁的刘协稀里糊涂地坐上了皇帝宝座。可是,贵为天子的汉献帝不仅没有称孤道寡的威风,反而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上,成为真正的“儿皇帝”。后来又被董卓掳往长安,在长安过了六七年担惊受怕度日如年的日子。到了公元196年7月,汉献帝再次回到洛阳时,已是15岁的少年。依靠镇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应时而起,奉汉献帝都许,自任司空,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才出苦海,又入火坑,在曹操的淫威下苟且偷生,不仅全无天子威严,而且连寻常百姓也不如。怀有身孕的董贵人,因其父董承谋诛曹操之事泄露受到牵连,汉献帝虽欲保之而不得,眼睁睁地看着董贵人被曹操杀害,却是无可奈何;伏皇后不甘忍受这种屈辱的生活,致信父亲伏完,请其设法除掉曹操,同样惨遭杀害,一起被杀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汉献帝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却是敢怒而不敢言。贵为天子,竟然不能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样的天子可以说是够窝囊够不幸的了。 在曹操没有完全做好禅代准备之前,汉献帝不想做傀儡也不行。当禅代之事成水到渠成之势以后,曹魏大臣要奉曹丕为帝时,汉献帝即使想继续把傀儡当下去,同样也不行。汉献帝其实就是汉魏易代之际的一个招牌式人物,一个过客式人物。汉献帝一身而兼此二任,做与不做皆由不得他做主。是招牌,需要的时候就举一举,不需要的时候就放在一边;是过客,必然是来去匆匆,不可能在易代之际长留在历史舞台上,碍手碍脚。所以,生逢东汉末运的汉献帝自从被扶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他悲剧式的命运。 汉献帝的不幸还在于他过于执著自己的身份,不甘成为招牌或过客。建安之后,汉献帝逐渐长大成人,开始明白自己的特殊身份,幻想着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实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抱负。他试图有所作为,也做了一些努力。他年纪轻轻,喜好文学,经常把苟悦、苟或和少府孔融等饱学之士请到宫中讲解文学,虚心求教,相互辩难,常常是秉烛而谈,通宵达旦;他爱好典籍,想以史为鉴而知兴替,但又觉得班固《汉书》文辞过于繁琐难懂,就令苟悦依照《左传》的体例,作《汉纪》30篇,并令尚书提供笔墨纸砚。汉献帝爱好文学典籍,绝非仅仅是为了消遣时光,打发日子,而是要从中获取知识,了解治国经验,企图夺回朝政控制权。建安四年(199年),他密令车骑将军、董贵人之父董承等人诛杀曹操,试图光复汉家四百年基业,结果谋事不密,董承等被杀,汉献帝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在曹操强大而专制的权力面前,他不得已而选择了退让,选择了“恭己”。为体面地保持自己的身份,他只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一个“守位”的皇帝,因为自都许以来,“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后汉书?伏皇后传》),他任何细小的举动,皆在曹操及其党羽的监视之下,哪里再敢轻举妄动?为帝如此,夫复何言? 作为逊位之君,汉献帝在山阳自成一统,礼遇隆崇。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曾经让汉献帝受够了窝囊气的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改元延康。以华歆、王朗为代表的魏氏诸臣纷纷上书劝进。汉献帝见事已如此,很明智地作出了禅让的决定,多次下诏表示要禅位于曹丕,并派人把象征朝廷大权的玺绶给曹丕送上门去。曹丕则多次上书汉献帝,很客气地让禅。他在《上书再让禅》中说:“奉今月戊戌玺书,重被圣命,伏听册告,肝胆战悸,不知所措。天下神器,禅代重事,故尧将禅舜,纳于大麓;舜之命禹,玄圭告功。烈风不迷,九州攸平,询事考言,然后乃命,而犹执谦让,于德不嗣。况臣顽固,质非二圣,乃应天统,受终明诏;敢守微节,归志箕山,不胜大愿。谨拜表陈情,使并奉上玺绶。”这幕禅让与让禅的活剧在延康元年一再上演,你禅我让,你来我往,很是热闹。做够了样子,曹丕似乎是万般无奈地接受了禅让,名正言顺地做起了皇帝。 曹丕不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人。虽然他对曹植和其他兄弟做了一些遭人非议的事情,但总的来说,他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故有明主之誉。曹魏政权既是通过和平方式得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