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中医护理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毒中医护理方法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试 行)一、常见证候要点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舌质红,苔黄腻。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局部红赤肿胀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告知患者戒烟、酒。2.抬高患肢30~40°,穿着合适的鞋袜和棉制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毛织品,减少摩擦、搔抓,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患部皮肤。3.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每日定时、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部位的周径,以了解肿胀变化情况。患侧肢体严禁静脉输液。4.每日用碘伏消毒清洗创面。尽可能暴露水肿部分,避免翻身时擦伤、剥脱、局部挤压,防止炎症扩散。5.遵医嘱中药泡洗(未溃期)。6.遵医嘱中药外敷。7.遵医嘱中药湿敷。8.遵医嘱中药熏洗。9.遵医嘱中药熏蒸。(二)发热1.监测体温等情况。寒战者注意保暖,加盖衣被。高热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2.鼓励患者多饮水约1500~2000ml/天,遵医嘱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煎汤代茶频频饮服,如菊花、金银花等。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手法用泻法。(三)疼痛1.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脑、交感、枕、肾上腺、皮质下等穴。4.遵医嘱中药外敷。5.遵医嘱中药湿敷。6.遵医嘱中药塌渍。(四)水疱1.水疱超过3cm者,遵医嘱抽吸疱液。2.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用强刺激性沐浴品及热水烫洗局部皮肤,避免摩擦、搔抓及强烈阳光直接照射皮肤等,以免造成再次感染。3.遵医嘱中药外敷。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中药外敷:药物涂抹厚度约1~2mm,敷药面积应超过红肿部位1~2cm,一般敷药4~6小时(其他详见附录2)。2.中药湿敷:适用于周围皮肤瘙痒、渗出较多或伴有水疱糜烂者,每日2次。温度以24~31℃为宜,定时淋药以保持局部湿润。一般敷药4~6小时(其他详见附录23.中药熏蒸:适用于肢体肿胀、疼痛、溃疡创面不敛、久不收口者等。应用中药熏蒸设备,喷气口与皮肤之间最佳距离为25~30cm,防止烫伤(其他详见附录2)。4.中药熏洗:早期不宜选用,一周后若局部红肿减轻,颜色转淡红,可行中药熏洗,每日1次(其他详见附录2)。5.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6.中药泡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其他详见附录2)。7.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8.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注意与他人隔离,洁具专用,每日用温水洗脚,忌用热水烫洗局部皮肤。2.有足癣者,可用纯米醋或白醋,加温至30℃,每晚睡前泡脚一次,以浸入患处即可,每次30分钟。 (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宜食清热利湿,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和烟酸的食品,如扁豆、赤小豆、绿豆、冬瓜、苦瓜、猕猴桃、鲜油菜叶、蛋、奶、花生、香菇、蕃茄等。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品,如羊肉、鲐鱼、香椿、虾、蟹、葱、蒜、辣椒等。(三)情志调理1.对待对病情不了解,对治疗护理产生顾虑的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并按手册内容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2.对待焦虑、抑郁的患者,采用言语开导法及移情疗法。3.对待疼痛紧张的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并指导患者练习各种养生保健操:放松操、拍打操、太极拳等。4.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伴支持教育,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疾病的经验,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五、护理效果评价附: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证候诊断: 湿热毒蕴证□ 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局部红赤肿胀□1.体 位□2.观察疮面皮肤情况□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请注明,下同)好 □ 较好□一般□ 差 □发热□1.监 测□2.物理降温□3.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