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家孩子人生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农家孩子人生历程

一个农家孩子人生历程   (一)   柯益成出生于湘北临澧县陈二乡兴安村一个寂静贫穷的山湾――柯家湾。柯益成还只有9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父亲去世后,家里空荡荡的。年近五旬的母亲,挑起了养活一家5口的重担。家里虽有20多亩田,遇到灾年,颗粒无收,只能靠野菜、山菌充饥。   小柯益成心灵手巧,悟性高,看什么,就学什么。乡间能工巧匠干活,他就在旁边看,模仿着做,师傅稍加指点,他一学就会。诸如乡里木匠、砌匠、篾匠活,他都干得下。然而邻居家的孩子上学了,而他家贫困不能上学,他羡慕极了。   “我要读书,我要读书”,他在娘面前苦苦哀求。娘理解儿子,心痛儿子,直到小柯9岁,才送他上学。然而,家里繁重的家务劳动不能耽搁,如扶犁掌耙,撒谷种秧,插田扮禾,他都得干。他就是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似的读书,读了三年,成绩仍然很突出,破格提级读四年级,现在又保送去完小读寄宿。可是她娘迫于无奈,无论如何不让他读了。   开学了,别家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和行李,由家长送到学校里寄读。而小柯却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望着……伤心地哭了。   小柯想来想去,觉得读书要紧,说“我必须去读书”。于是,他毅然决然背上家里唯一的一床破棉絮和一个祖传的篾箱子就往外跑。小柯娘追上来,一把抓住棉絮说:“这床棉絮拿不得,弟弟还小,睡觉没有棉絮是不行的!”小柯听不进去,母子两个抓住棉絮“拔河”似的来回拉扯,只听得“哗啦”一声,本来鱼网一样的破棉絮,被拉成两截。用力过猛,娘摔倒在地。小柯急忙跑过去抱住她,母子俩哭作一团。“妈!妈呀……我……”泣不成声的小柯,还是提着篾箱子走了。   小柯到校后,蔡孝安老师把他安排在高20班读五年一期,随后就发了新书。蔡老师安排他跟同学搭铺睡;吃饭问题,蔡老师的指标口粮尽管不多,他们俩人匀着吃。晚上,蔡老师要小柯帮他批改作业。   小柯说:“要我批改作业,我怕……”蔡老师接过话题说:“我看过你们学校关于你的保送书和成绩单了,你的成绩相当不错,字也写得蛮好,不要害怕做不好。”   小柯不负厚望,学习异常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他还被当选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   1958年,家乡“大跃进”运动开始了。14岁的小柯超过高小六年级12岁的标准年龄,按规定必须回乡参加“大跃进”,他只得休学回乡。   (二)   小柯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是1949年深秋,那时他才5岁。   解放军某部追剿土匪,从北往南,经过湘北临澧县柯家湾。他们穿一身黄军装,腰扎宽皮带,绑着裹脚,白底黑面布鞋开了口子,胸前和臂膀上贴着块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白色标签,扛着枪,走起路雄纠纠气昂昂,真让人羡慕。   随后,临澧县解放了,小柯参加了儿童团组织,区公所群众集会时,小柯持红缨枪协助解放军维持秩序,从那时开始,小柯就期望着长大了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64年秋,征兵工作开始了。他到大队民兵营长那里报了名,经政审、体检合格,20岁的柯益成终于实现多年的愿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柯益成自1964年9月应征入伍到1996年2月退伍转业,军旅32年,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参谋、科长、处长、长沙市天心区(常委)武装部长、长沙县(常委)武装部长。   1979年2月5日夜晚,中越边境的北山国境线上,55军工兵科副科长、35岁的柯益成率几名战友卧在潮湿的草丛中,瞪大眼睛死死盯着正前方30几米远的那棵小树。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当然看不清那棵小树。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猎物上钩了!”柯益成欣喜若狂,但不敢出声。预先埋下的地雷将来犯的敌人送上了西天。   此时,正是9时45分。柯益成用身边的手摇电话机,向师指挥部报告:“敌人上钩了!请示出击!”   “不行!天太黑,不能出击。”副师长林瑞忠指示:“小柯,你要沉住气,不能轻举妄动。”   “是!”柯益成回答。   战友们都看着柯益成,身子和头紧紧地贴在地上,毕竟是第一次参战,欣喜之余,心情还是有点紧张。   天蒙蒙亮后,柯益成发现正前方约200米美目山上的敌人,正在注视着地雷爆炸的方向。他们心虚,不敢近前,害怕我强大火力的射击,也更不敢先发制人。   于是,柯益成带着两名战士,沿着杂草覆盖的小路,匍匐前进到地雷爆炸的地点。眼前是一滩鲜红的血迹,旁边躺着一具敌人的尸体;再往前看,沿路是血迹斑斑拖尸的痕迹,路上丢下冲锋枪、防步兵地雷和其他衣物。   柯益成很兴奋,他让战友收拾战利品,将敌人的尸体拖回我方阵地。柯益成在打扫战场的同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又恢复了地雷拉线发火装置。柯益成的这一动作,战友们都没有注意到,敌人更不可能发现。   就在这一天,我们的前沿阵地上安静得出奇,敌我双方指挥员的望远镜都在高度警惕地注视着这个敏感的地方。敌人在想:两军对阵,还未开战,事先损兵折将,出师不利啊!必须采取报复性行动,以挽回影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