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儿童急性早幼粒.DOC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儿童急性早幼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儿童急性早幼粒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ICD-10:C92.4,M9866/3)。诊断依据。根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第三版,科学出版社)(一)体检有或无以下体征: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二)血细胞计数及分类。(三)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四)免疫分型。(五)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t(15;17)),FISH(必要时)。(六)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 , HYPERLINK /link?url=http%3A%2F%2F%2Fguideline%2F11401q=2016%E5%B9%B4%E6%80%A5%E6%80%A7%E9%AB%93%E7%B3%BB%E7%99%BD%E8%A1%80%E7%97%85NCCNts=1493512700t=3c8119cb11a5ff76f44f6b2b871e8a7src=haosou \t _blank NCCN临床实践指南:急性髓性白血病(2016.V2) 及相关文献选择治疗方案。注意:应用砷剂(包括亚砷酸和复方黄黛片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肝肾心功能和注意每周检测心电图:一旦发现QTc超过460 ms或在基线水平上增加10%以上者应该减少50%剂量,并密切观察,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的可疑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等),并且至少每周复查一次心电图; QTc超过500ms或在基线水平上增加20%以上应该暂时停止给药,并在1-2天后复查心电图;一旦发生扭转型心动过速,应该永久禁用砷剂。A. 诱导治疗:1.单独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联合使用柔红霉素(DNR):ATRA:25-30mg·m-2 ·d-1×28-40d;如联合DNR,DNR在ATRA治疗后第4天开始,最大量可达120mg·m-2,至少拆分为3天给予。 2.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 ATRA:25-30mg·m-2 ·d-1×28-40d; ATO:0.16-0.2mg·Kg-1·d-1×28-35d。可根据治疗过程中白细胞数量变化适量加用阿糖胞苷(Ara-C)、羟基脲等细胞毒药物。WBC超过5*109/L者使用羟基脲20-50mg?Kg-1?d-1,3天以上并一直持续到WBC下降到≤10*109/LATRA+ATO治疗过程中WBC≥50?109/L者,可同时给予Ara-C 50mg/m2 2小时静滴q12h,直到WBC下降到≤10*109/L。B. 缓解后巩固治疗:1.有条件进行残留病检测的(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的定性、定量)的单位:依据初诊白细胞及残留病检测的结果分组,①低危组:ATRA或/和ATO治疗前外周血WBC10?109/L,而且治疗反应良好(两个巩固治疗后PML-RARA持续阴性);②高危组:ATRA或/和ATO治疗前WBC?10?109/L,或治疗反应不理想(原低危组诱导治疗后未达完全缓解或原低危组病人因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PML-RARA未转阴或转阴后连续2次阳性)。①低危组巩固治疗:ATRA 25-30mg·m-2 ·d-1,分2-3次口服;复方黄黛片60mg·Kg-1·d-1,分三次口服;第一、二两个巩固治疗每一疗程4周,休息2周;第三、四两个巩固治疗每一疗程3周,休息3周;②高危组巩固治疗:ATRA 25-30mg?m-2 ?d-1,分2-3次口服,d1-28,d43-70;复方黄黛片60mg?Kg-1?d-1,分三次口服,d1-28,d43-70;IDA 8mg?m-2 ?d-1,QD,d1-3,d43-452.无条件进行残留病检测的(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的定性、定量)的单位:可行2-3疗程化疗(可单用蒽环类药物)及1疗程ATO联合ATRA,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下: ①单用DNR:DNR 40mg·m-2·d-1×3d②单用米托蒽醌(MTZ): MTZ 6-10mg·m-2 ·d-1×3d ③ATRA联合ATO:ATRA 25-30mg·m-2 ·d-1×28d, ATO 0.16-0.2mg·Kg-1·d-1×28d。C. 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