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氮磷钾解吸模型与缓冲能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氮磷钾解吸模型与缓冲能力

PAGE 166 生态环境 第16卷第1期(2007年1月)陈子聪等:土壤磷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PAGE 167生态环境 2007, 16(1): 163-16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中-加合作项目(加拿大钾磷肥研究所提供资助)作者简介:陈子聪(196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平衡施肥研究与推广应用。Tel: +86-591E-mail: HYPERLINK mailto:zhangmq2001@163.com zhangmq2001@163.com*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0土壤磷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陈子聪1,李 娟1,章明清1, 2,颜明娟1,林 琼1,吴启堂2*1. 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摘要:土壤有效磷数量和强度及其缓冲系数是评价土壤磷素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解吸实验、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土壤磷解吸特性及其与供试蔬菜的效应。38个磷素解吸实验表明,土壤镉解吸模型的修正式能很好地模拟土壤磷素解吸动态特征,有32个回归模型达到显著水平。土壤磷解吸模型可同时求得表征土壤磷有效性的磷可解吸数量Q和土壤溶液初始磷浓度Cli及其缓冲系数b。盆栽试验表明,土壤磷解吸特征值Q和Cli与空心菜(Iponoea aqatica)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吸P量有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且与土壤类型无关。田间试验表明,Q值与供试蔬菜鲜重产量亦有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可求得试验条件下空心菜和莴苣(Lactuca sativa)磷肥施用的Q值临界指标分别为11mg/kg和13mg/kg。解吸模型研究为评价土壤磷素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关键词:土壤;磷;解吸;模型;作物效应中图分类号:S1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1-0163-07表1 供试土壤主要理化性状Table 1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mental soils项目灰黄泥土No.A灰赤沙土No.B黄泥土No.C 灰泥土No.D黄泥土No.E黄泥土No.F灰黄泥土No.W灰泥土No.XpH6.005.916.155.596.785.605.224.73有机质/%2.6361.4001.9061.4001.8941.6381.8231.338全氮/%0.1660.0830.1160.1220.1070.1220.1530.146全磷/%0.0700.0690.0530.1200.1040.0470.1160.237全钾/%1.0330.7610.7941.1291.0603.0581.3062.696碱解氮/(mg·kg-1)170.990.1129.7124.4143.1146.6135.8109.9速效磷/(mg·kg-1)22.047.916.651.286.3速效钾/(mg·kg-1)68.3103.848.1148.2102.5CEC/(cmol·kg-1)8.5564.5375.9685.6611.237.266.215.67质地:0.0147.7121.5533.1340.8742.5652.543.0438.44土壤对植物养分供应能力取决于土壤固相和液相该元素的浓度以及养分由固相向液相转化的能力即土壤养分缓冲能力[1]。一般认为,对于土壤吸附性较强的磷元素来讲,其供应能力可用土壤固相和液相磷浓度的关系曲线即土壤磷吸附等温线来表达。吸附等温线通常用平衡法测定,研究发现,平衡法测定的磷吸附等温线受水土比的影响较大[2-3]。磷肥施入土壤后会被土壤吸附,解吸作用是补充土壤溶液磷素的主要过程[4-5]。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研究土壤元素的解吸特征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土壤磷素解吸动力学虽然已做了许多研究[6-10],但至今为止,由于动力学理论的困惑、实验手段的限制以及土壤磷素形态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了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土壤磷解吸模型参数与作物实际反应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