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游随笔 天堂寨脚下的小镇.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期旅游随笔 天堂寨脚下的小镇

假期旅游随笔 天堂寨脚下的小镇   天堂寨是一座山的名字,它在湖北罗田县,山脚下有一个小镇,叫做九资河镇。   九资河镇,古称鸠兹国,九资大概就是“鸠兹”的变音。   清明节三天假期,与好朋友一起策划了这次的天堂寨之行。提前做好攻略,决定就住在这个九资河小镇上,因为周边几个大景区像天堂寨啦、薄刀锋啊、笔架山啊等据此都不过   七、八公里的样子。网上查阅住宿的地方,看到一家酒店名字叫“远方的家”,听名字就很温馨,遂打电话咨询。电话打过去,对方说,加微信好友吧,方便联系,微信号就是手机号,于是立刻加了微信好友,一聊才知道,对方也是一位老师,真是缘分,立即订好房间,告诉对方第二天下午到。 “清明时节雨纷纷”,古人总结的真是好呀!每逢清明,总会细雨绵绵,临出发前的夜里,雨应景而下。凌晨起床,收拾好行囊出发,路上湿漉漉的,空气格外清冽。下雨,本不是出游的好天气,但行走的心却是拦不住的。一路上,车子里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对将要抵达的那个地方充满了向往。         车出河南,进入湖北。再走,下高速,进入大别山群山之中,路两旁的景色顿时明媚起来。车窗外,微雨中的山是碧绿碧绿的,绿得鲜艳,绿得亮丽。山坡上,不时有红灿灿的杜鹃闪过;半山腰,烟雾缭绕,如同仙境;山脚下,油菜花盛期已过,仍有不愿离枝的黄花挺立在枝头,随风摇曳着;雨水洗濯后的麦田,翠色欲流,有的麦子已经抽穗,麦花洁白,小小的。深呼吸,泥土的清香伴随着草丛里那些不知名的白的、黄的、紫的、粉的野花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         车在山道上匀速行驶,人的眼睛左右忽闪着观望。左边的山,满目苍翠;右边的山,青中泛黛;往前看是山,向后看,还是山。都是绿色,却又不同:深绿、浅绿、鹅黄……恨不能多张出一双眼睛来,此时不做它想,只愿与这自然融为一体,化作山中的一抹绿来。         正恍惚间,车子进入一个小镇,在导航的提示下,七拐八拐来到镇中的一条小河边,河上有小桥。雨此时下得有些紧了,撑起伞下车,站在桥边,听河水哗啦哗啦流淌。抬头望,小镇不算大,坐落在青山绿水中间,房子基本沿河而建,一溜的徽式建筑,马头墙、小青瓦,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的修在河两岸。河应该就是九资河,加上远处的亭子、阁楼,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绝美风景,顿时就爱上了这个即将下榻的小镇。         给住宿酒家的联系人张老师打电话,告诉他我就在镇中河边桥头,张老师让我不要动,他过来接我们。不一会儿工夫,看到一个人从沿河的一座房子出来,快步往桥这边走来,我迎上去问:“是张老师吗?”“是刘老师吗?”脸上都溢着笑容,互相伸出的手握在了一起。张老师看起来极健谈的样子,引着我们来到他妹妹开的农家酒店“远方的家”。交谈中知道我们住的酒店后边就是九资河镇唯一的中学九资河中学,他是学校的副校长,怪不得这么健谈呢。我们住的房间的在三楼,打开门,推开窗,白色带有小花的床单、被罩,摸上去软软的,干净、舒服。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河对岸的房子和房后的青山以及窗下的九资河。河水清澈,哗哗流着,遇到河中阻挡的石头,激起白色的浪花。细雨中,远处的一切都蒙蒙的,张老师告诉我们,对面的山就是天堂寨,晴天的时候,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天堂寨日出。    边收拾东西边和张老师攀谈,从张老师口中,我们了解到这里隶书湖北罗田县,整个罗田县属于全境旅游,“美丽乡村计划”使这里哪儿哪儿都是景区,春天看花,夏天避暑,秋有红叶,冬有雪景,一年四季都是美的。现在这里还没有完全开发,来这里的游客不算多,好多风景都还是原始的田园风光。我很赞同张老师的话,因为来时的路上,我已经领略了那绝美的一片田园景色,美了眼睛,醉了心情。         网上查过资料,九资河镇的特色美食当属吊锅。晚上几个人在小镇上溜达,走到一家饭店门前问:“老板,有吊锅吗?”“有的!有的!”女主人笑容满面的走出来,一边连声答应。咨询主人吊锅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山里人自古传下来的独特餐饮方式。以前这里山高林密,交通极不方便,物质又极度匮乏,古人就把猎到的动物肉煮熟,配上山里特有的各种野菜一起放在火上煮,一家子围着火炉吊锅,一边吃肉,一边喝酒,暖暖活活。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吊锅,追溯起来,罗田人吃吊锅的历史怕是有上千了。我问老板吊锅里面一般都放什么,在饭店主人夫妻两口的热情推荐下,我们要了牛肉、鸡块,再加上垫锅的萝卜、酸菜、当地的一种将军菜、金针菇、野竹笋、干豆角、珍珠菜以及店家自制的橡豆腐等等等等一大锅。店家准备食材的同时,我们几个人搬桌子、摆凳子,把桌子上用来加热吊锅的火生起来,没多久吊锅端来,架在火上,一大锅的菜在火上咕嘟咕嘟地冒泡泡了。一群人,在这微雨的小镇上,围着火,吃着热腾腾的吊锅饭菜,不知是喝酒的缘故,还是火烤的缘故,所有人脸上都红扑扑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啦。         第二天一大早,和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