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扩张期在整形外科应用黄金井.pptVIP

皮肤软组织扩张期在整形外科应用黄金井.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软组织扩张期在整形外科应用黄金井

皮肤软组织扩张期在整形外科的应用黄金井 简要历史回顾    1957年Neuman用橡皮球置于乳突皮下,通过导管向其内充气,导致组织扩张,使表面皮肤增加50%,后因感染而失败。人们当时没有认识到这一发明的伟大意义。 19年后,1976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Radovan和生物医学工程师Schulte首次设计以硅胶制成可控制性扩张器应用于一纹身患者的上臂并获成功。我国1986年4月试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 构造与类型 1.扩张囊:为扩张器的主体,应具有极好的弹力伸缩性,良好的密闭性,加强的抗撕拉和抗爆破能力。有圆形(包括圆球形,半球形,椭圆形,圆饼形),方形(包括长方形,立方形,冰袋形),肾形(包括大肾形,小肾形,新月形等),长方形(包括圆柱形,半圆柱形等)特殊类型:可按特殊部位及特殊需要设计。 注射壶 又称注射阀门,是注水部位,有半球状,乳头状,圆盘状。直径为1-2cm,由顶盖,底盘,防穿刺硬塑片。 连接导管 是连接扩张囊和注射壶的硅胶管,长5-15cm,直径2-3.5mm,不宜过短或太长,管壁应有一定厚度,不致压瘪,扭曲或折叠。 扩张容量的计算 由于扩张器扩张时除主要向外扩张外,还有一部分向内扩张,因此计算扩张容量时还要弥补这一差额.一般按1cm缺损面积需要4.0-5.0ml扩张容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Puits公式(园型扩张器):V=?D2/8+?h2/6(V等于扩张容量;D为直径;h为高.) 埋置扩张器: 一般在骨膜或深筋膜浅层。头皮于帽状腱膜层,面部置于表情肌,腮腺筋膜或咬肌浅层,颈部在颈阔肌浅层,躯干或四肢多置于深筋膜表面,耳廓再造时置于皮下。注射壶埋置于皮下较浅的部位。 注水扩张 术中向扩张囊内注入大约10%额定容量的生理盐水,在伤口拆线并愈合牢靠后,每3-4天注水一次,共计10次左右或更多,进行第二次手术,即切除瘢痕或其他病灶,取出扩张器,采用滑行推进,旋转或易位皮瓣的方法转移扩张后的皮瓣至缺损区,达到修复畸形的目的。 并发症及其防治 1.血肿:为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72小时,表现为术区肿胀,疼痛,皮肤发紧。发生原因:解剖层次不清,术中损伤了血管而又止血不完善;切口小,盲视操作,止血不彻底;面颈部血运丰富,肾上腺素作用消失后反跳性渗血;未放引流或引流不畅;术后加压不够,包扎不牢固;全身有出血倾向等。 感染 较为多见尤其在综合性医院,容易发生院内交叉性感染。发生原因术前术区准备不充分或有小的毛囊炎,痤疮等潜在的感染病灶;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器械或扩张器消毒不彻底;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向内扩散;扩张器或注射壶表面破溃,引起感染;注水是消毒不严格,注入液体感染或针眼处感染;血中未及时清除导致感染。 扩张器外露 比较常见且比较严重。原因有:埋置扩张器切口过于靠近瘢痕或病灶,而这些部位多为血运不佳,组织愈合能力差;边缘剥离层次过浅;扩张器距离切口过近;皮肤没有分层缝合。 正常皮肤扩张处外露 主要原因有:剥离层次过浅,导致术后皮肤破溃;剥离后皮瓣出血,止血时血管钳夹持过多或电凝过多,导致皮瓣局部或全层坏死;剥离腔隙不够大,扩张囊舒展不平形成尖角顶破皮肤;皮肤张力随注液增加,表层抵抗力下降,易发毛囊炎,皲裂,继发感染后皮肤坏死。 血肿感染后皮肤坏死 血肿继发感染,伴有脓性分泌物,溃后导致扩张囊外露;注水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发生感染也会造成扩张囊外露。 张力过大致皮瓣坏死引起扩张囊外露 术中剥离腔隙不够,注液时量过大,注液间隔太短;埋置注射壶的腔隙过小,也容易造成注射壶外露。 扩张囊不扩展 发生原因主要为:扩张器质量问题,如渗漏或接缝处断裂;操作过程中扩张器被手术器械刺伤,注入盐水漏出;扩张器导管呈直角折叠或交叉受压,无法完成注水操作;扩张囊与注射壶距离太近;扩张囊周围纤维包膜增生限制扩张。 皮瓣坏死 多在二期手术皮瓣转移后发生,少数为扩展过程中出现扩张部位皮瓣坏死。发生原因:一期手术中伤及皮瓣的血管;扩张器埋置过浅或扩张器在腔隙内折叠扭转;皮瓣转移时,设计长宽比例过大,转移后有较大的张力,或皮瓣蒂部扭转;皮瓣远端携带未扩张组织过多。 注意事项 1.头皮是最为理想的扩张器放置部位,对于经验不多的医生来讲,最初阶段最好先在头皮使用皮肤组织扩张技术。颌面颈部解剖复杂,层次繁多,血管神经较多,容易出现出血,血肿及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同时由于颈部皮肤收缩性较大,手术后效果也常不理想。需要熟悉解剖结构,不要损伤面神经腮腺及面颈部血管。 2.术前一定要检查扩张器的质量,要准备备用的扩张器以防术中发现破裂漏水等意外.放置扩张囊的腔隙要足够大,但注射壶的腔隙不宜过大以免滑出;不要用尖利锐器夹持扩张器的部件以防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