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质课斑羚飞渡教案
优质课斑羚飞渡教案 课 题七年级下册第27课《斑羚飞渡》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概括课文的基本内容,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理解斑羚在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提高鉴赏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敬畏生命”的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敬畏生命”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 教学模式讲读。 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一、类比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着美,充满着爱的世界,人类因他们蓬勃的生命而充满生机,因他们鲜活的跳动而有声有色。直面着这群活泼的斑羚,我们不禁感慨生命的可爱和珍贵,但如果此时此刻有无数支猎枪正对着这些斑羚,故事又将如何发展呢? 请大家速读《斑羚飞渡》一文,感知主要情节。看看谁能用简明的语句告诉老师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参照大屏幕解决字词障碍。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基调 课文描述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齐心协力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由绝境入手分析斑羚所处的环境。 三、理清故事情节 在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确实令我们震撼不已。可是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到的呢? 1.一次是第一只老斑羚在绝望的情况下,想直接跳过去却失败了。 2.一次是灰黑色母斑羚也想试着跳过去但她没成功。 3.还有一次是第一对试跳的公斑羚、半大斑羚终于成功了。 4.其他斑羚飞渡成功。 四、教师指导研读,分析每一次试渡 小组讨论哪一次试跳最让你感动。找出试跳时的关键词语,谈谈你的感受。你同意文中作者在危难时对他们的揣测和评价吗? 1.老斑羚——奋力跳起,笔直坠落。表现它的身先士卒,悲壮和献身精神。 2.灰黑色母斑羚——神情缥缈,如梦初醒。它热爱生命,对生充满渴望 ,也有牺牲精神;踏上彩虹,只是一种错觉,再者说它也启示后者想出架桥的办法。 3.第一对试跳的斑羚——一老一少,一高一低,紧密配合。它们勇敢、身体力行,冒着坠崖的危险为后面的斑羚作了飞渡的示范,增强了其余斑羚成功飞渡的信心。 总结:在它们之后一对对斑羚飞速的完成了飞渡,每一个年轻斑羚的生还就意味着一只年老斑羚的粉身碎骨。 五、学生活动 在这个生离死别的时刻,请展开你的想象,编一段老少斑羚飞渡前的对话,然后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要求:融入斑羚的飞渡方法,揣摩当时的心理。 六、用最简洁的话总结镰刀头羊在整个飞渡过程中的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它在这次飞渡过程中的筹划分为挽救、指挥、选择、死去四个情节。找出每一个情节的重点词语:有力吼叫,分成两拨,悲怆选择,灿烂消失。 七、教师指导研读 在这几个情节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结合课文谈谈它感动你的原因。 总结: 1.镰刀头羊面临死亡,没有叫出一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镰刀头羊的死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这群羊的杰出代表的高贵、无私、从容。伴着音乐再齐读课文中镰刀头羊奔向彩虹一段。 2.你觉得在那一刻在它走向死亡的路上,它会想些什么? 3.从它的叫声、行动、心理中总结一下它的性格特征。 4.揭示生命主旨:既然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和避免的,那就应该坚定信心,勇敢面对。形体可以被消灭,但心是不可以被战胜的。 八、学生拓展 这种生命的不屈支撑着斑羚们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一次次试渡,失败了再崛起。每一只斑羚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他们承载了自己的生命重量。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为了种群的延续,而义无反顾的放弃生命的例子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1.刚才的故事都非常感人我们相信有了死亡才有生命,腐叶的营养滋润了水灵灵的花蕾。茧子的破碎跳出翩翩起舞的蝴蝶。生命是真实的,是诚恳的,从尘土中来又回到尘土,只是躯体而不是灵魂。 2.解读文章中“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为了种群的延续,面对死亡的信念,如此坚定而且如此从容镇定,连死神也会为之动容的。 3.教师总结生命意识 生命,其实就是一种精神!沈石溪自己也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结束语:我曾仰望过苍鹰搏击长空的英姿,曾俯视过游鱼畅游水底的美态,曾目睹过攀登者跋涉的执着:所有的生命无不蕴藏着激情与奔放。生命是一曲不朽的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