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讲座《框架结构下的考点解析—必修三世界文化史》.ppt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讲座《框架结构下的考点解析—必修三世界文化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讲座《框架结构下的考点解析—必修三世界文化史》

* * * * * * * * * * * * * * * * * 次第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特点 1、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 2、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3、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1、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开始与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 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创新及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项目 技术创新 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工业革命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广泛使用 ②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近代工业社会开始取代传统的农业社会,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发电机与电灯、电话等一系列电器发明,电力得到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发明,汽车和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③电报、电话成为新式通信工具 ①确立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互联网、原子能、生物工程、航天航空等高新科技出现,新的科技成就还在不断涌现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②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经济形态 基本要素 农业经济(古代) 土地、劳动力 工业经济(近现代) 资金、劳动力、资源 知识经济(当代) 信息、知识、人才 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 科技项目    中国科技 欧洲科技 结局 未能形成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 原因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狭隘性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经济政策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并推行重商主义 思想条件 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制度 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 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 1.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 (1)煤炭的开发和利用:近代工业革命中,发明了以煤作为燃料的蒸汽机,煤炭开采业迅速发展;推动了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生产进入蒸汽时代,但同时造成了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2)石油的开采和运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推动了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同样带来了环境污染。 (3)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核能的和平开发利用,是人类能源利用的一场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 2.科学技术与人类伦理: (1)科技进步促使道德主体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2)科技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体的民主意识。 (3)科技进步一旦不被正确使用,将会产生恶劣影响。如克隆人、基因工程、网络的开放性等问题,涉及人类个体安全和国家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 3.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 核能用于军事,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威胁,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 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1.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2.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1.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1.电影、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时空坐标】 【框架结构】 1.(2014江苏单科,18,3分)“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 【答案】 A 据题干材料中“启蒙思想、理性思想”“感情力量”等文字信息可以推断出题中作品与浪漫主义文学有关,故选A项。B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C是社会主义文学作品,D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选A。 考点 文学的繁荣 【知识结构】 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疑难点拨】 生活应该这样 生活就是这样 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时间 文艺复兴时期兴起; 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19世纪晚期兴起; 20 世纪30年代成为文学的主流 社会根源 工业革命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