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L8十一月的白芒花.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册L8十一月的白芒花

第五冊L8十一月的白芒花一、多義字辭比較 1.催、摧、璀 ( 催 )眠、( 璀 )璨、( 摧 )毀2.磧、漬、積、績 成( 績 )、水( 漬 )、沙( 磧 )、( 積 )少成多二、重要修辭 ◎ 轉化法定義: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了它本來的性質,變成一種跟原來完全不同的事物,加以形容描述的,就叫做轉化。甲、人性化:把人以外的東西,使用了人的情感與特性來描寫,通常稱為「擬人法」。範例:1.一陣強風吹來,弄亂了花兒的頭髮,也吹彎了花兒的身體。2.溫柔的春姑娘走了,火辣辣的夏女郎,就來到了人間。解析:1句中「頭髮」「身體」是人的特性,使「花」人性化了。2句中「春」「夏」是抽象物,卻用了「溫柔的姑娘」、「火辣辣的女郎」把它們人性化了。乙、物性化:又叫「擬物法」,跟「擬人法」相反,把人說成物來描寫。範例: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擬滿腮的苔蘚。(徐志摩)解析:「蓬草」使「頭髮」物性化;「苔蘚」使「鬍鬚」物性化。丙、形象化:把「抽象的、虛的」東西「具體化」了。範例:1.溫柔的春姑娘走了,火辣辣的夏女郎,就來到了人間。解析:「春」「夏」是季節的抽象物。請判斷下列句子屬於轉化法中的哪一種?1.( 甲 )下雨時,成群結隊的雨滴,在池子裡跳著芭蕾舞,美妙極了。2.( 丙 )你的嘆息,應該被快樂絞殺,面對著明天唱歌。(楊喚:短草) 3.( 甲 )嫵媚的康河,也望不到蹤跡。 4.( 丙 )把愛剪碎了隨風吹向大海。 5.( 乙 )我才不會為了這一點好處,就向他搖尾乞憐。六、延伸閱讀此處所推薦的延伸閱讀書目有兩篇文章,文章方面是楊牧的花蓮白燈塔和馮青的石榴小媽媽,分別從作者風格與寫作手法來延伸比較。前文說明了花蓮長大的孩子與白燈塔的關係,文中甚至提到作者「海闊天空的想像力,屹立暴風雨的想像力,發光的想像力」,部分源自對白燈塔的觀察和戀慕,所以閱讀此文,可以觀察作者與花蓮情感生成的脈絡;後文用小媽媽的形象來形容石榴,與本文以物喻人,恰好相反,可以兩相對照,這則小短文寫石榴結果挺著大肚子的笨重模樣,生動貼切的道出母親懷孕的辛苦,可作為人與物互相比喻的參考。一、花蓮白燈塔                       楊牧花蓮港有兩座燈塔,一紅一白。白燈塔在港口,非常顯目,大概不僅花蓮人老幼皆知之,外地人只要去過花蓮旅行的,也都看過,而且印象一定很深刻。紅燈塔在港後,不太出名。我小時候曾被老師帶去紅燈塔遠足,記得是在一處長滿荊棘野樹的高崗上,斑剝神祕。但我也只去過這麼一次,此後未曾再訪,甚至也極少聽人提起紅燈塔。我懷疑它早就被拆毀了。白燈塔不帶任何神祕氣氛,綽約優雅,崇高壯麗,站在花蓮港一臂長伸的防波堤之尖端。當初設計這燈塔的人可真是匠心獨具,竟想到將燈塔建在防波堤的尖端末尾上。我從前看慣了白燈塔──事實上也只專注看過它──以為所有的燈塔都應該站在防波堤上,這樣才好看。這些年出門旅行,卻看到大多數燈塔都建築在海港附近的高崗上,依山勢突兀崛起,附帶一幢小屋,供燈塔管理人住宿。看過別的燈塔,更使我對花蓮白燈塔不時產生遊子戀慕之情,覺得它的顏色風度和位置都是最特別的,天下第一。雖然世界上沒有幾座燈塔像它那樣寂寞地站在防波堤的盡頭,但花蓮白燈塔是正確的,世界上所有的燈塔難免都錯了。在花蓮生長的人,當然都知道港口有一座燈塔,而且提到它的時候,一定說是「白燈塔」,沒有人會說是「燈塔」,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另外還有一座「紅燈塔」,不容混淆。外來的人不明就裡,只管它叫「燈塔」,而且有些觀光小冊子也這樣以訛傳訛,令人痛惜。其實,在花蓮,如果你說:「花蓮中學外就是燈塔」,當地人即刻可以斷定你是外來的客人,對風土人情缺乏認識,有點可笑。不過在一般情形之下,如果你用國語說「花蓮中學外就是燈塔」,我們的反感較淺,因為教我們國語的老師都這樣說;如果你用臺北口音或高雄口音的臺灣話說:「花蓮中學外,就是燈塔」,我們一定會偷偷笑你。不過白燈塔確實就在花蓮中學外的太平洋上。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覺得港口很遠,不是輕易就可以去玩的地方;白燈塔遠,花蓮中學也遠。不過從花蓮街上向東走,越過鐵路,翻過一條防波堤  如果不被放哨的軍士喝止的話  也可以到達海灘;站在海灘上,也可以看到白燈塔在碧波萬頃之外,無限風華;向南看,則為臺東海岸山脈的起點,顏色鮮明青翠。海灘上多石礫,只有接近波浪洶湧處,才是白沙。那裡除了海防的軍士偶然巡邏以外,只有撈魚苗的人。回望花蓮,就在防波堤內,難怪冬天夜裡,無論你怎麼把頭埋在被子裡,都可以聽見太平洋怒吼的海水。這時想到白燈塔孤獨地站在海水當中,不禁興起許多幻想,我想在花蓮長大的孩子,大概都曾對白燈塔產生種種感情,這份感情不容易說明界定,但我們海闊天空的想像力,屹立暴風雨的想像力,發光的想像力,許多當來自我們對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