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与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DOC

论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与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与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

【法宝引证码】 CLI.A.1204875? 原文链接: HYPERLINK /qikan7111f795da4681cd3b299f5bdfb.html \t _blank /qikan7111f795da4681cd3b299f5bdfb.html论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与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 期刊名称: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class?ClassCodeKey=70, \t _blank 《山东审判》 期刊年份: HYPERLINK /journal/findarticle?FilterItems.JournalYear=1999 \t _blank 1999 作者: HYPERLINK /journal/articlebyauthor?author=周学峰 \t _blank 周学峰 期号: 2 页码: 3   前言   合同基于当事人的意志而成立,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当事人应如遵守法律一样恪守合同,唯有如此,方可显示出契约之神圣。然而,社会经济生活纷繁复杂多变,加之人的理性有限,在履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当事人订约时预料不到的事件,使合同存在的基础遭到破坏或合同目标落空,此时如果仍贯彻原契约的法定效力,就会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同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相违,对此,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与英美法系的合同落空原则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在我国正在制定统一合同法之际,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陆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情势变更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合同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是指合同成立后,出现了不可归责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致使合同生效的基础或环境出现了非当初可预料的变化,若仍贯彻合同原有效力,就会显失公平而有背诚信,当事人可请求法院予以调整或解除,排除不公平的结果,同任何一项法律制度一样,情势变更原则也是法制文明不断演进的产物,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古代罗马法遵循“契约必须信守”(pacta sunt seranda)的原则,认为契约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在《十二表法》第6表第1条就有“凡依‘要式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采用的法定语言就是当事人的法律”的规定,[1]合同成立后其法律效力便贯彻始终,无论客观情况如何变化,当事人都应信守契约,罗马法中是否存在情势变更原则不无疑问。   十二、十三世纪注释法学派在《优帝法学阶梯注解》中提出“情势不变条款”说,认为每一合同均包含一个默示条款,即缔约时作为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应持续存在,一旦这种情况不再存在,应予以变更或解除合同。[2]   十六、十七世纪,自然法思想极为流行,许多自然法学家大力倡导情势不变条款学说,如斯宾诺莎认为“任何人除了以某些先前的情况作假定外,不会为将来缔结契约。然而,当这些情况变更时,作为全局基础的理由也就变更,因此,每一缔约方保留考虑其自身利益的权利。”[3]至十八世纪后期,由于情势不变条款被滥用,许多法学家对其进行抨击,认为其破坏了法律秩序的稳定性,为一些人的违约制造了借口。此后,情势不变条款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   1804年《 HYPERLINK javascript:SLC0) 法国民法典》继受了罗马法的“契约必须信守”的原则,该法虽规定了不可抗力,但未采取情势变更原则。虽然曾有学者提出“不可预见”说,但被最高法院拒绝。在克拉旁运河案中,一家管理运河的公司于是1560年与被告人订约,向其提供灌溉果园用水,被告每年要付给公司一定数量的金钱;数世纪后这个数字低得荒谬可笑,一审法院和上诉法院都认为此种情况下应该增加使用费,但被最高法院否决了,因为“在任何案件中,无论其判决的内容多么平等,法院都无权因为考虑时间的转移或环境的变化,而修正契约或以新的条款代替过去被契约当事人所自由接受的条款。[4]   1896年《德国民法典》起草时,文德斯特曾提出先决条件理论,对不可抗力进行扩大解释,但该学说未被采纳,《德民》仍坚持“契约必须信守”的原则。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陷入经济困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马克的币值跌落到1914年马克币值的万亿分之一,此时如果仍然坚持一马克等于一马克的唯名论,允许债务人按照原约定履行债务,则显失公平。德国最高法院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在一判决中确定,即使债务人已清偿了债务,但根据1923年新马克币值,仍负有追加清偿的义务,在一涉及长期租赁契约的案件中,法院判决将蒸汽价格提高到契约规定的标准之上,“因为不这样做,情势就会变得完全无法接受,从而成为对诚信原则和所有正义公平戒令的嘲弄。”[5]后来,德国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