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及千克的认识》解读稿.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与千克的认识》解读稿新郑市新村镇吴庄小学 王丽红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依据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借鉴教学用书)、教学内容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质量概念的感性认识。依据一:《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标准  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从中寻找出与《克与千克的认识》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首先来分解的是知识名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包括克和千克的认识、克和千克的应用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需要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就先来研究其中的“克和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克和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又包括认识克、认识千克、认识常见的秤等知识点。“换算”可以分解为:克与千克的换算、千克与克的换算。“感受”可以分解为: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简单问题”可以分解为:填合适的单位名称、称一些实物的质量、比较质量的大小、质量的计算等。下面来分解认知行为动词。这里的认知行为动词是“认识”,“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替换动词有: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但根据这里的“克和千克认识”,我把“认识”分解为举例、识别、选择等。依据二:《教师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用书》中呈现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从中寻找出与《克与千克的认识》有关的内容标准,摘录如下: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目标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上面已经分解过,现在分解一下目标2中的相关词语,“计算”主要是让学生会用秤称物体的的质量并能够读出是多少克或者多少千克,能够根据已知的物体质量计算几个这样物体的质量,或者根据几个物体的质量计算一个物体的质量。依据三:教材中《克与千克的认识》内容《克与千克的认识》这节课是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质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比较抽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相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较轻的质量,千克用于计量较重的质量;再通过背一背、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然后让学生运用对质量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质量大小的比较和简单的质量计算。依据四:学情分析: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掂、比、移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二)教学目标的陈述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质量概念的感性认识”的分析,结合叙写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原则,我制定并叙写出《克和千克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在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做单位。2、会用恰当的质量单位描述具体物体的质量。3、通过老师介绍,学生知道天平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较轻物品的质量。4、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体验,能说出常见的秤以及称物体的方法,会正确读出质量。5、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6、让学生经历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过程,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评价设计教学目标确定后,用什么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就要根据目标来设计适合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针对这节课设计的评价方案: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95%。2.通过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来检测目标3、5、6,达标率98%。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