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孟雄先生和我忘年之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许孟雄先生和我的忘年之交2010-01-16许孟雄先生驾鹤仙逝(1994. 8. 1)已有十余年,翻出十几年前在他家的合影,缅怀先生和我的忘年之交,思绪万千。1、《英语世界》――友谊的桥梁先生主持《英语世界》问题解答栏。1984年,解答当年研究生英语入学考题中no other than 和none other than的区别时不够确切。那时我还不了解他,给《英语世界》编辑部去信提了意见。想不到不出两周就接到先生用英文写的回信。他信上说编辑部已转寄我的原信,首先提到他的解答不够确切,然后说明由于排印疏误使问题扩大。这使我很感动,很快了解到先生是英语界的老前辈,申葆青这样的名教授还是他的学生。我只是在某一点了解多一点,严格地说,连当他的学生恐怕还不够格。先生如此严肃对待问题,使我从心底敬佩,给我教育很大,我常以此教育学生,共同学习他实事求是的谦逊精神。《英语世界》为我们的友谊开始架了桥。2.从通信到忘年之交 为表示求教的切望,我给先生寄了一份我写的《研究生英语入学考题解析讲稿》,他对这篇讲稿十分赞赏,并在回信中提到,“我问过自己,能为具有教授水平的副教授做些什么?答案是欣然为他提教授写推荐信。我的推荐将是确切、真实具体的,值得一写的。”先生的热情关怀,使我深受鼓舞。1985年夏我去北京出差,给先生去信希望能和先生面叙一、二小时,想不到先生回信欢迎我住他家。我很矛盾,怕打扰他,但又觉得机会难得。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去,注意尽量少打扰。我清楚记得那天傍晚去先生家时,他正和师母外出散步,我在楼前稍等,见他们慢慢踱回。我迎上去,先生很快猜出是我,连连说: “这两天一直等着你来,进屋好好歇息。”我看得出,初次见面他是多么高兴: 在他身边,我像到了自己家。先生刚搬这里新房,两大一小带厅,大间作客房、卧室,过厅吃饭,小间供亲友暂住,我被安排在小间。夏天本不用操心盖的东西,师母还是为我准备了厚薄两套,怕我着凉。先生为我在桌子上准备了信纸、信封、邮票,还专门放了几本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和 China Construction (中国建设)。先生是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来接待我的。他到一个地方,首先是和外界取得联系,再就是学习。他家常住的只是老俩口,保姆帮干半天家务。我实在不愿给老人添麻烦,一再声称吃的问题完全由我自理,但师母还是体贴入微,让我和他们共进早餐,而且亲手为我包了一顿蟹黄饺子。我清晨出门前,先生早已在打字。以前我一直以为他给我的英文信是办事人员打的,今天才弄清楚是他自己一字一字敲出来的; 有的文章也是这样敲出来的。他的干劲,令人肃然起敬。有的晚上我回来较晚,两老还守着给我开门。我们主要是利用早、晚交谈。在他家短短一周,他专门为我安排了两次难得的活动: 一次是让我去看望杨宪益夫妇,一次是随他去参加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主办的全国首届英语讲演比赛决赛。 先生告诉我他好久没有和杨氏夫妇联系了,让我代表他去看望看望,也让我认识认识。我遵嘱到百万庄外文出版社去看杨老,他正和朋友谈话,见我带着先生的条子,立即向朋友告辞带我回家。他家充满书香味,几书柜都是书,好像除了书就没有什么别的了。夫人Gladys Yang(华藉英人)正好在家,她说得一口地道北京话。他们向我问长问短,非常热情,我感到他们对许教授学术上的严谨是十分敬重的。我忽然想起住进先生家的第一天,先生拿起桌上英文版《中国文学》,随手翻开Gladys Yang写的文章,当着我改了几句,说准备有机会和作者商榷。可惜我没有记下改的内容,如果记下及时转达,一定倍受欢迎。杨氏夫妇是先生的好朋友,英语界的知名人士。和他们接触使人感到诚朴、热情,使我无意中加深了对先生的了解。先生带我去参加全国首届英语讲演比赛决赛时,先顺道带我去《英语世界》主编陈羽伦家,这是他有意安排的,让我认识陈主编。陈主编和先生是福建同乡,但先生亲登陈门据说还是第一次。经先生介绍,我才知道原来陈主编腿有病。一位把高质量的《英语世界》办得如此红火的主编腿有病,可以想见他为这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令人敬佩!我们三人驱车赶到会场,不少人已早到。这次会参加人数并不很多,只是特邀代表和少数讲演者的家属。因为有一位代表缺席,我正好顶了座位。决赛评委五人,他们是英若诚、许国璋、陈力(中国日报主编)、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英国BBC主任,由英若诚任主席。选手经全国几轮筛选,几百人仅剩二十人,最后只取10名。竞赛剧烈,现场作了实况转播。这里我要特别提的是刁薇。她是先生器重的女孩子。这位13岁的小姑娘,在里根总统当选时曾去信祝贺。里根把这看作是中国小朋友对他的祝贺,十分高兴,当即写了回信。这件事先生在《英语世界》85年4期曾写过专文《里根与刁薇》,文中热情洋溢介绍刁薇从七岁起坚持听广播学习英语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