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十二章侵权责任概述
PAGE \* MERGEFORMAT 1民 法 学目 录第一编 总论第一章 民法概述第二章 民法基本原则第三章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第四章 民事主体第五章 民事权利客体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第七章 民事代理第八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第二编 物权第九章 物权及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 物权的分类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第四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第十章 物权变动第一节 物权变动概说第二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第三节 基于其他原因的物权变动第十一章 所有权第一节 所有权的一般原理第二节 土地所有权第三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四节 相邻关系第五节 共有第十二章 用益物权第十三章 担保物权第十四章 占有第三编 债法第十五章 债的概述第一节 债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 债的要素第三节 债的分类第四节 债的发生原因第五节 债的效力第十六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第一节 债的保全第二节 债的担保(保证和定金)第十七章 债的移转和债的消灭第一节 债的移转第二节 债的消灭第十八章 合同的一般原理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第三节 合同的订立第四节 缔约过失责任第五节 合同的履行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第十九章 合同的类型第一节 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含买卖与互易合同、互易合同、 赠与合同、水与能源(电、气、热力)供用合同)第二节 转移标的物用益权的合同(含房屋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借用合同等)第三节 完成工作的合同(含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第四节 给予信用的合同(含借款合同、储蓄合同)第五节 提供服务的合同(含运输合同、仓储与保管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第六节 提供智力成果的合同(含技术合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和转让合同)第七节 其他合同第二十章 无因管理之债 第一节 无因管理之债概述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第三节 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第二十一章 不当得利之债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债概述第二节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第三节 不当得利的类型第四节 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 第四编 人格权法第二十二章 人格权概述第二十三章 一般人格权第二十四章 具体人格权第五编 亲属法第二十五章 亲属与亲属法第二十六章 婚姻第二十七章 亲子关系(包括收养在内)第六编 继承法第二十八章 继承权第二十九章 法定继承第三十章 遗嘱继承(含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第三十一章 遗产的处理第七编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章 侵权责任概述第三十三章 一般侵权责任第三十四章 特殊侵权责任第三十五章 共同侵权责任第三十六章 侵权责任的承担与抗辩事由第一编 总 论 民法概述第一节 民法的本质一、民法的地位民法是私法基本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日益受到法学界的重视和青睐,以至于“公私法划分是法律最基本的分类,学习法律必须从了解和掌握公私法划分入手。不掌握公私法划分,就不可能正确适用法律。” 梁慧星著:《民法总论》,26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梁慧星著:《民法总论》,26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公法与私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法律后果的归属对象不同”。 【德】迪特尔 【德】迪特尔·施瓦布著,郑冲译:《民法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公私法划分承认了个人是与国家相对立的存在,是法律上开始关心“人”的表现,是对私人地位及利益的肯定与重视。而民法作为私法基本法,更是着重于关心人的发展与利益。二、民法的本质是对私权利的保护民法在本质上是一部权利法。所谓民法之本质,“也就是民法的基本目的,基本作用或基本任务,概言之,即民法之所以存在,其追求的效果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则民法就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刘凯湘:《权利的期盼》,27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民法则以私权利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私权利的完整实现为其追求目的。 刘凯湘:《权利的期盼》,27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民法作为权利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历史角度看,民法起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产生和发展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让私权利得以对抗公权力的侵害,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私权利,是人类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结果。2.从体系构建的角度,民法规则以权利为其结构主线,民法体系是由民事权利按照位阶的不同组织起来的。故全部民法的理论基础是民事主体的权利或利益的获得、享有和保护。民法中的每一具体制度都是以民事权利为基石建筑起来的。3.从调整对象的角度,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就是要为人们确定缔结市民社会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权利预期,通过对权利的设置与保护而达到维护市民社会关系的顺畅与有序的目的。所以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以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 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季四川成都陆港智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白江区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GB55008-2021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pdf VIP
- 详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课课件.ppt VIP
- 初中古诗文打卡背诵计划表艾宾浩斯2023年更新.pdf VIP
- 预算单位审计常见13类60个问题(含审计方法和步骤、定性依据和处理意见).docx VIP
- (高清版)B-T 5900.2-2022 机床 主轴端部与卡盘连接尺寸 第2部分:凸轮锁紧型.pdf VIP
- 第17课_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x VIP
- 消防20-消防设计变更情况说明(仅供参考).docx VIP
- 2025秋季四川成都陆港智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白江区区模拟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AF7500仪器说明书.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