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改性活性炭对有毒污染物去处效果地对比
微波改性活性炭及其去除苯胺和Cr(Ⅵ)的试验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06FJ3185);湖南省建设厅计划项目(湘建科字(2004)316号)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06FJ3185);湖南省建设厅计划项目(湘建科字(2004)316号)马燕娜,吴慧英,施周,谷妲琳,黄为炜,齐琳(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摘 要 采用五种改性方法改性活性炭,研究不同改性活性炭对于苯胺和Cr(Ⅵ)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照经硝酸氧化后的改性活性炭(1#,2#炭)吸附苯胺和Cr(Ⅵ)的性能最佳,其苯胺的去除率较原炭(0#炭)提高了13.19%~11.34%,Cr(Ⅵ)的去除率较原炭提高了47.32%~44.28%。未经酸化处理而直接进行载氮气微波辐照的3#改性活性炭除苯胺的效果较好,但除Cr(Ⅵ)不如原炭。通过Boehm试验对其机理探讨表明:硝酸氧化使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增加,活性炭表面亲水性增强,对Cr(Ⅵ)的吸附量大大提高;活性炭经微波热处理后表面孔隙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苯胺的吸附量有所提高。关键词 环境工程;改性方法;活性炭;吸附;微波辐照0 引言活性炭作为多孔性吸附剂普遍应用于工业和环保领域。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性质对其吸附特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活性炭的表面特性(酸碱性,亲水性等)对不同物质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吸附质的不同对活性炭进行相应的改性有着重要意义[1]。常用的活性炭改性方法主要有氧化处理法,化学浸渍法,高温热处理法[2~5]等。微波技术的发展为活性炭改性提供了新的方法[6]。微波加热不同于常规加热方式,后者是由外部热源通过热辐射由表及里的传导加热。微波加热是材料在电磁场中由介质损耗而引起的体加热[7]。活性炭经微波热处理后,表面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闭塞的孔被打开[8],表面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促进其吸附作用产生了影响。本文探讨了化学浸渍、微波加热处理、氧化处理与微波加热相结合等不同方法改性活性炭及其对苯胺和Cr(Ⅵ)的吸附性能的影响。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实验所采用的试剂苯胺,重铬酸钾(K2CrO4),硝酸(HNO3)均为分析纯。本实验所用仪器为NJL07-3型实验专用微波炉(允许最大微波输出功率700W),选用氮气(工业级)作为惰性保护气体。微波改性活性炭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微波反应装置Fig.1 Microwave reactor1.2 活性炭及其表面改性处理(1)未经处理的原炭(GAC) 将过10-16目筛的颗粒活性炭200g在400mL双蒸水中振荡48小时后反复冲洗至水无色透明后,在烘箱中105℃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2)微波改性活性炭 称取5g 0#活性炭3份,分别加入浓度为1.56 mol/L的HNO3100mL,在25℃下振荡反应4小时。然后用双蒸水洗去剩余的硝酸。再加入约100mL的双蒸水在振荡箱中振荡12小时以上,再用双蒸水洗至pH值不再变化。取出一份放入图1所示微波炉中,在微波功率300W,通氮气量0.08m3/h条件下反应30min,冷却后置于干燥器中,标示为1#。其他两份炭在烘箱中105取备用炭一份放入图1所示微波炉中,在微波功率500W,通氮气量0.1m3/h条件下改性3min,在氮气环境下冷却至室温,置于干燥器中。标示为2 取5g0#活性炭放入图1所示微波炉中,在微波功率500W,通氮气量0.1m3/h条件下改性3min,在氮气环境下冷却至室温,置于干燥器中。标示为3#(3)氨水浸泡活性炭为了与微波改性活性炭进行对比,取备用炭一份,用浓氨水浸泡4小时以上,用双蒸水反复冲洗至pH值不再变化,在烘箱中105℃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标示为4#(4)微波辅助纳米SiO2处理活性炭称取0#活性炭5g,加入150mL,5g/L的纳米SiO2溶液,放入微波炉,在微波功率200W的条件下搅拌15min后取出。用双蒸水清洗后,加入约100mL的双蒸水在振荡箱中振荡12小时以上,再用双蒸水洗至pH值不再变化,在烘箱中105℃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标示为5#1.3 分析方法苯胺的分析测定采用N-(1-萘基)乙二胺偶氮光度法。Cr(Ⅵ)的分析测定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9]。1.4 吸附试验方法将0.1g、0.5g的活性炭分别加入到40mL的苯胺溶液和Cr(Ⅵ)溶液中,放入摇床,在30℃,转速120转/min条件下振荡24h后,经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用1.3中的分析方法测定苯胺和Cr(Ⅵ)的剩余浓度,计算出活性炭对苯胺和Cr(Ⅵ1.5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测定对原炭及微波改性后的活性炭进行Boehm滴定,以确定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数量。采用经加热煮沸去除CO2的蒸馏水配制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