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哥最牛逼
他的名字写在水上John Keats (1795-1821) 他是一个圣徒,绝望而温柔地对待着这个世界;他曾接受医学训练,却无法医治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他渴望太阳,用他羸弱的身体和敏感的神经感受阳光并向世界传递美丽和温暖。 A poet is a sage; a humanist, physician to all men. ——John Keats “ 济慈是在商品拜物教泛滥之初高高举起人文艺术的旗帜······他是用想象的艺术世界来抗衡现实中的金钱社会,从而实现自己在人世间的诗意的栖居。” 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事物外貌,表现景物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重视写作技巧,语言追求华美,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 约翰·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生于伦敦,出身寒微,9 岁丧父 。1815年,济慈入伦敦一家医院学医,但却对诗歌发生了兴趣。1817年,济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同年,他虽已取得医生执照,却决定弃医从文。1818年,济慈的长诗《恩底弥翁》(Endymion)问世,遭到当时批评家的非难。这是济慈生活最为困难的时期,经济拮据,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染上了肺结核,但他并不气馁,继续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创作。从1820年2 月起济慈病情加重,遵医嘱到意大利养病 ,1821年客死罗马,年仅25岁。墓碑上刻着自拟铭文 :“ 这里安息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济慈以其短暂的一生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其主要作品有长诗《恩底弥翁》、《伊莎贝拉》(Isabella,1820)、《圣阿格尼斯之夜》(The Eve of Saint Agnes,1820)、《赫披里昂》(Hyperion)等。此外,他写有著名的《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 1819)、《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 1819)等颂歌及许多优美的十四行诗。 Keat’s life Born in London on Oct 31,1795 ; Son of a livery-stable keeper(租马行), lost father at 9 and mother at 15 Apprenticed(当学徒)to a surgeon in 1811 and became a licensed apothecary (药剂师)in 1816 Gave up the profession of medicine for poetry Died of Tuberculosis(肺结核) in Rome ,1821 ( only 25 years old) on his tomb, there are such words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Griefs and troubles crowded in upon him: his dearly loved brother, Tom, died; he was in trouble about money; he became ill with tuberculosis; he fell in love but could not marry the one he loved due to his poverty and poor health. It was this yearning and suffering that quickened his maturity and added a new dimension to his poetry. 爱在深秋——济慈故居怀古 这是一栋在伦敦北部汉普斯泰德公园附近的房子,在一个相当安静的居民区里。其实济慈在这里也仅仅住了十八个月而已,但是就是这十八个月,是这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最高峰的时期,因为在这里他碰到了他一生的至爱——范妮·布朗。 ??? “1820年的初春,济慈去了伦敦城,那天他没有穿大衣。回来的时候为了省钱,他坐在马车的外面,结果全身都被雨淋透了。等他回到家里,他的恋人范妮为他打开门,他几乎是倒在范妮的怀中。那天晚上,他开始咳血,(济慈早年曾经看护他得了肺结核的母亲,后来他的弟弟也因肺结核,最后死在他的怀里)。他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并从此不让范妮再接近他。 “他每天坐在窗前,看着范妮在院子里玩耍,他每天给范妮写信,尽管她就住在自己的隔壁。。。到秋天的时候,医生建议他必须住到比较温暖的地方去。他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罗马。1821年2月,济慈在罗马病逝。消息传回伦敦,范妮悲痛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