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全
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
绪论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卡尔·李特尔。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德国
人文地理学创始人:拉采尔,区域学派代表人物:赫特纳,景观学派创始人:施吕特尔杜能首先创立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
人地相关论——维达尔·白兰士
英国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世培主张适应论。
美国
片面接受环境决定论:森普尔、亨丁顿。巴罗斯把人文地理学成为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文化景观学派代表:索尔,区域学派代表:哈特向。
俄国
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经济学派(费根、康斯坦丁诺夫)。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主要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研究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关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2、文化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又分:1)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刺激扩散
迁移扩散
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其他同学们翻阅29~35页,作简单了解)
基本理论
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2)可能论(3)适应论(4)生态论(5)环境感知论(6)文化决定论(7)和谐论
二十世纪有关学者对于人地关系的论述(阅读了解)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人口、人种和民族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同期内年平均人数×1000‰
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同期内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发展特征: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人口密度。
农业社会人口: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出生率及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发达地区出生率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世界人口增长率在逐渐降低,但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低低)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4印度模式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不平衡(水陆、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
2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
人口分布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2)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3)历史、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