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
3、其他途径: 通过唾液、乳汁、汗液、泪液等排泄。乳汁pH略低于血浆,碱性药物(吗啡、阿托品)可较多自乳汁排泄。应注意。 (一)时间-药物浓度曲线 :以时间作用横坐标,血药浓度作纵坐标,绘制出一条反映血药浓度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曲线。 三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本节主要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熟悉常用药动学参数的意义。 一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药动学,首先必须跨越多层生物膜,进行多次转运。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和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主要是磷脂)所组成。 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被动转运(下山转运) 特点:(1)药物顺浓度差转运 (2)不耗能 1、脂溶扩散(简单扩散): 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该方式转运。 ①膜两侧浓度差:药物在脂质膜的一侧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当膜两侧浓度相同时,扩散即停止。 ②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脂溶性大,药物扩散就越快。 ③药物的解离 :非解离型药物因其脂溶性大,才能溶入脂质膜中,易于通过生物膜 。 药物的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药物的解离度。 当药物pKa不变时,改变溶液的pH,可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从而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 总结: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吸收多;而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多,吸收少。 2、滤过扩散(膜孔或水溶扩散): 指分子量小的水溶性物质如尿素、水、乙醇等。受流体静压或渗透压的影响,通过膜孔被动转运。 3、易化扩散 (载体转运) 易化扩散指顺浓度差的载体转运,不耗能。如体内葡萄糖和一些离子(Na+、K+、Ca2+等)的吸收,其转运的速度比脂溶扩散要快。 (二)主体转运 需要载体参与,有饱和限速及竞争抑制。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特点:(1)药物逆浓度差转运 (2)耗能 (3)需要载体 (4)有饱和限速及竞争性抑制 简单扩散 滤 过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 (一)吸收 定义: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 二、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1.口服给药 首关消除(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代谢 代谢 粪 作用部位 检测部位 肠壁 门静脉 药物经肝静脉入全身循环 上腔静脉 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脏 小肠吸收药物 3.舌下给药 由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适合经胃肠道吸收时易被破坏或有明显首过消除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2.直肠给药 经直肠给药仍避免不了首关消除。吸收不如口服。唯一优点是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 因可经痔上静脉通路进入门静脉到达肝脏。 4.注射给药 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适用于在胃肠道易被破坏或不易吸收的药物(青霉素G、庆大霉素);也适用于肝中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硝酸甘油 )。 但有些药物注射后因为注射部位发生理化性质改变,导致吸收障碍和注射部位的不适或疼痛,吸收反而比口服的差(地西泮、地高辛、苯妥英钠)。 5.吸入给药 气体和挥发性药物经呼吸道直接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如吸入麻醉药(乙醚)等。 6.经皮吸收 仅脂溶性极强的有机溶剂和有机磷酸酯类。皮肤单薄部位(耳后、胸前区、臂内侧等)或有炎症病理改变的皮肤,经皮吸收增加。 药物加入促皮吸收剂如氮酮等制成贴皮剂或软膏,经皮给药后都可达到局部或全身疗效。 (二) 分布 定义:指吸入血液的药物被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作用快慢和强弱取决药物分布进入靶器官的速度和浓度,消除的快慢取决药物分布进入代谢和排泄器官(肝脏、肾脏)的速度。 药物 + 蛋白质 复合物 无活性、贮存型、难进入组织 1.与血浆蛋白结合 由于血浆蛋白总量和结合能力有限,加上结合的非特异性,出现两个问题: ①当药物结合达到饱和后,继续增加药量,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出现药物作用或不良反应增强; ②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相互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出现药物作用或不良反应增强。如同时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及解热镇痛药保泰松时,前者可被后者置换。 当血液血浆蛋白过少(慢性肾炎、肝硬化)或变质(尿毒症),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业主大会成立与召开工作指导程序 副本.doc
- 东北总部基地西区二期工程举行开工典礼6.doc
- 东北林业大学卓越工程师5.doc
- 东北财经大学812会计学《成本会计》课件-第七讲4.ppt
- 世行贷款江西省综合农业现代化项目6.doc
- 东南大学 经济理基础选修课课件 生产者行为.ppt
- 东华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第八讲)4.ppt
- 东南大学MATLAB安装手册6.doc
- 东城为上快乐大营虚拟.doc
- 东南大学本科学实习教学工作条例.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