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谈命题作文审题失误及对策
再谈命题作文审题失误及对策 让我们从一个成语故事说起: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 这就是“离题万里”的由来。诙谐的人物和情节略带夸张,影射了不能把握主要内容、离题“跑偏”的现象。考场作文中审题的失误常常是屡见不鲜的,即使是语言功底较好的同学也出现过。那么,如何才能在考场上准确审题、避免显而易见的错误呢? 同样以同题作文《通》为例,来看看审题失误的现象,分析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失误现象举例 【例文一】 通 “喂!快让开!” “凭什么?明明是我骑在前面,凭啥让给你!” “别废话,你到底让不让?” “就不让,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 两辆赤兔马的主人吵得不亦乐乎,两人的脸都爆成了猪肝色,战事愈演愈烈,搁浅成了一地的怒气与怨气。 “哎,你说这事可怎么办?交警大队呢,也不来管管……”旁人唏嘘不止,胳膊一抬拱拱身旁的人。 “你不觉得要让道路管理局来通一通那边的路么?都往这边挤,好像每时每刻都是上下班高峰似的。”一旁的人满嘴跑火车,却说得句句在理。 “得得得,我以后还是绕道走吧。这儿,估计要点燃‘交通式’二战硝烟喽。”人群一下子遁隐了,两辆赤兔马面面相觑。 “下次再碰到你,要你好看!”赤兔马一号低声嘟囔,故意用车尾撞了一下赤兔马二号。 “小子,下次别让我碰见你!”赤兔马二号忿忿地盯着赤兔马一号。 战火终于在互相下狠话后不甘心地落幕收场。 “怎么又是你,快让开!” “真是冤家路窄,你成心找我碴儿是吧?” 仇家又相遇了。 “哈,怎么又是你俩?”路人瞪大双眼,看着一触即发的战争,无力扶额。 “这路一天不通,这日子就没法过是吧!他们有完没完啊!”路边的卖菜大妈刚提出袋瓜子儿,就见面前乱开了一锅粥,混乱得让人不敢靠近。 “赶明儿我就让管理局那兄弟过来,天天上下班都这样,唉,实在受不了了……”年轻小哥哥掏出手机,悠闲地等着这场世纪大战的结束。 “我和你说,下次你别走这条路,看得我肝疼!” “凭什么我让?我看见你还胸口闷呢!” 两人互不相让,导火线上的火花又噌噌往上蹿。路人的劝架完全没有效果,倒是这埋怨声重得给纯净的蓝天披上一层阴霾。 战火在时间的流逝中止息,两辆赤兔马互甩狠话,往相反的方向扬长而去,留下一路的乌烟瘴气。 唉,这路,何时才能真正贯通…… 二、分析失误原因 如果单纯从语言角度来看,上文还是称得上流畅生动的,对话描写尤其出色,人物性格鲜明,表现出互不相让的火爆个性。但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路不通,是因为什么呢?考场作文审题上的一些失误,在这篇作文里体现了出来。 1. 未能打开思路,表现的视野较为狭窄。 一看到“通”,立即联想到“交通”是正常现象,但仅仅停留在对“此路不通”的哀叹,而没有去揭示不“通”的深层次原因,就不能算得上高明了。当时有很多同学都直接落笔写了道路交通的内容,事件大多雷同,无外乎争吵、纠缠、赔偿和之后的抱怨,写得再生动,也不能进入优秀作文的行列。那么除了“交通”的“通”,还有没有其他的“通”呢? 2. 未能准确理解作文题的内在含义。 “通”的引申义包含了“了解、疏通、通达”等意义,也就是思想感情的交流沟通。所以,命题者的出题思路里应该有对理解该词丰富含义的考查,而考生是可以在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交流经历中找到素材的。 3. 未能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两次相遇几乎使用了相当的笔墨来刻画,虽有情节的变化,但缺乏详略分明的合理结构。从题目《通》就可以看出,作文记叙描写的重点应该在对“通”或是“不通”的原因揭示上,或在如何沟通、疏通、解决问题上。显然,平均用力的结果是文气不贯通、感情不疏通、重点不明确。 三、审题失误的对策 1. 多向度审题,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只有拓宽了审题的思路,才真正打开了作文表现的空间,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好作文,所以,一定要重视第一次审题的成果,再尽可能扩大审题的思维指向,明确作文的主旨。 2. 善做比较,充分利用作文原题。既然有“通”,就一定可以想到“不通”,更应该想到“通”与“不通”的原因和出路,运用逆向思维,常常可以在比较中有所收获。 3. 善做点化,推陈出新。考场作文力求新颖是一贯的追求,如能在“道路畅通”这样的普通立意里找到新的闪光点,就能够闪亮阅卷老师的双眼,达到良好的效果。 4. 巧做结尾,“亡羊补牢”。如果前半部分写完后意识到审题不够高妙,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在后半程“亡羊补牢”。如果能写出一个漂亮的结尾,也不失为一篇好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