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之一】 【教学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凭借之一,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创新智能。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坚持“以读为本”,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多种角度的“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语言环境,培养语言智能。在“读懂”上下功夫,以读入境,以读悟神,在读中探究、品味和领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切入重点 1、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草船借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所以周瑜很妒忌他,于是便要求诸葛亮三天造十万只箭。 2、导入: 那么,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否成功?他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议、探究、感知第2、3、4段课文: 请同学们用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画、一边议论的学习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初读第2、3、4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课文的哪些内容?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哪些问题? 2、读后交流,引导探究。 3、质疑: 生:我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 生:我想知道诸葛亮是怎样“妙算”的? 师: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词提出问题来深入思考学习课文,多好!如何解决呢?就让我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找出答案吧! 三、细读课文,落实重点 1、读议、探究、感悟第2段: ⑴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说出理由。 ⑵检查自主探究的情况: 师:你们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什么? 生:我从周瑜对鲁肃说的话中知道了限期造箭的目的,这充分可以看出周瑜的险恶用心。 师:请你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投影片)把你的体会融入其中。 生:评议。 生:我从诸葛亮对鲁肃的话中体会到鲁肃是个忠厚的人,而诸葛亮成竹在胸。 师:小结(略)。 2、读议、探究、感悟第3段: ⑴师:学完了第2段,有的同学不禁要想诸葛亮是用什么计谋借箭的?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 ⑵读后交流: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学懂了什么?有哪些感悟? 生:我通过读书,知道了整个借箭的过程。首先,鲁肃拨给诸葛亮二十条快船,在上面用青布幔子遮住了扎成人形的草把子;然后,直到第三天四更才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驶去。 生:“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名话与下面的“这时候大雾漫天”联系起来,说明诸葛亮确实在“算”,“算”到了第三天夜里会有大雾。(知天) 师:注意到前后句子联系起来去感悟文章,这很好!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首先算到了大雾漫天的天气。(板书“大雾漫天)“漫”是充满、布满的意思。“大雾漫天”就是满天大雾,说明雾很大。 生:我还看出江上雾更浓,因为课文中说“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知天)。 师:理解很好,这大雾在借箭中有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我们一起来读读(引读)。 师:继续谈谈你有哪些感悟? 生:通过诸葛亮告诉鲁肃曹操不敢轻意出兵的原因,我知道了曹操是个猜疑心较重的人,同时也说明诸葛亮十分了解曹操这个人的用兵原则,突出了他的才干,也是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知人)。 ⑶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师:诸葛亮既然算到了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而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阴谋?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生:我认为诸葛亮完全对自己很有把握。(知己) ⑷指导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理清条理。 (引导学生带着胸有成竹、必胜的信心来朗读。) ⑸小结。 3、读议、探究、感悟第4段: ⑴齐读第4段: 探究:事情的结果怎样? ⑵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生:结果是诸葛亮超额完成了任务。 生:课文结尾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与课文开头“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相呼应,点明中心。 师:能把文章开头和结尾联系一起学习文章,很好!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知天象、知曹操、知鲁肃、知周瑜,考虑周全,巧妙安排,有计谋,有才干的人。 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这节课,我们围绕“神机妙算”,用紧紧抓住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边读边画,边议边悟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记金华的双龙洞省赛获奖课件.pptx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知识点汇总.doc VIP
- 陕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4中国干细胞行业市场研究报告.pdf
- 2024全球消费者趋势报告-英敏特-202310.docx
- 提高高考英语作文档次探微.doc VIP
- 保险公司培训:车险防灾防损.pptx VIP
- 基于的片剂盖装药品加盖拧盖系统设计.pptx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及传染病防治》-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公共课答案.docx VIP
- 2024年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人员招聘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