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食品监督管理简况(1986~200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攀枝花市食品监督管理简况(1986~2005).doc

PAGE \* MERGEFORMAT 7攀枝花市食品监督管理简况(1986~2005)食品产业简况【农业和农产品】 攀枝花市农业发展特色鲜明,特色水果、反季节蔬菜、畜牧业等已达到相当规模,为攀枝花这个因资源开发从1965年建立的新兴城市提供了较为营养和安全的农副土特产品。从1985年至1996年,是以立体农业带动全市农业的发展阶段,也是特色农业真正起步阶段。1997年以后,特色农业以较快速度向纵深发展,攀枝花市坚持以南亚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使攀枝花市特色农业初具规模。1984年米易县实行立体农业试点,并在全市推广,耕作制度有发展,立体农业种植模式有:小麦一玉米一水稻、麦一稻一稻、麦一菜一稻、豆一菜一稻、蔗一菜一菇、瓜一菜一稻,并突破单一种植业配搭,实行种养结合的稻一萍一鱼等模式,高山则实行玉米套魔芋,果草药、果薯、果菜、果草等模式。1986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9.58万亩,总产量15.13万吨,平均单产254公斤/亩;20年间,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0万亩左右,产量从15万吨上升到22万吨左右,亩产从1986年的250公斤上升到370公斤左右。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57万亩,总产量22.1万吨,平均单产368公斤/亩。攀枝花市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一直都比较小,产量较少。1986年米易、仁和早菜播种面积已达一万多亩,全市年产蔬菜已达到11万多吨。攀枝花蔬菜,特别是早市菜已自给有余,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沈阳、北京、西安、佳木斯在内的16个省市的一些大中城市。1996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95万亩,产量30.4万吨;200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2070亩,产量41.8万吨,人均蔬菜占有380公斤。外销量达20万吨以上。攀枝花果树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分布有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在低山地区除柑桔、芭蕉、龙眼、荔枝等常绿果树外,还有梨、石榴、桃、板栗、苹果、李、樱桃、柿、杏、梅等温带落叶果树;中山山地以上则是桃、核桃、苹果等落叶果树分布区。水果产量:1986年4235吨;1996年2.23万吨;2005年70426吨,人均水果占有64公斤。2005年, 河谷低山区亚热带水果达14万亩,年产量达4万吨;晚熟芒果9407吨,龙眼千余吨,荔枝100吨,甜橙4000余吨,香芭蕉4000余吨,西甜瓜11967吨。中山区水果7万余亩,年产量达1.9万吨;葡萄3000吨;石榴8千余吨,李子千余吨,桃子4千余吨,枇杷1800余吨,樱桃千余吨,美国红提1000吨。已建成最高年产甘蔗35万吨,亩产近7吨,最高年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糖3万余吨的攀西糖料基地。高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万亩,产量(干茶)40吨。加大了农业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到2005年底,已建成11个基地,有9个品种、28万亩基地通过省认证;新建绿色食品绿茶基地5500亩。全市已完成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121个的制定工作。1984年,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市畜牧业由此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牧业生产和畜牧经济都获得了更为突出的进展。1990年,45万农民饲养45万头猪,达到人均1头,告别调入冷冻肉时代。1986年生猪存栏377584头,出栏猪172574头,肉类总产1.3万吨,按当时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占有肉类产品15.4公斤。20年间,肉类总产平稳上升,2005年,全市出栏生猪64.92万头、牛27319头,羊282606只,小家禽405.7万只,免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了6.42万吨(其中猪肉4.85万吨,牛肉2944吨,羊肉5519吨,禽肉6383吨,免肉79.95吨), 全市人均占有肉类产品58.4公斤;牛奶产量2035吨,人均占有奶产品1.8公斤。2005年畜牧业产值达7.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1986年全市有养殖水面942公顷,总产量625吨,按当时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占有水产品0.73公斤,渔业产值88.88万元(80不变价计算)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0.6%。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05年全市有人工养殖水面2065公顷,初级人工放流水面6300公顷(即二滩库区在境内面积),全市水产品总产量8720吨,比1986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4.3%,渔业总产值从88.88万元增长到16125万元(渔业总产值统计口径发生变动);全市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8.1公斤,农村人均渔业收入达到234.2元。渔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达到8.07%,水产品总量大幅提高,养殖品种多样化,达到30余种,基本解决了全市“吃鱼难”问题,同时还远销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等周边地区。【流通业和食品流通】 1985年,全市共有贸易网点7 444个,职工和从业人员21 906人,其中,国营商业系统和供销社系统共有商业服务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