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PAGE 1文学作品教学与审美教育四川省乐至中学 吴启安《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主编)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 今天,中学语文教学已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向开放性的创新教育方向发展,已不再是简单地 “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以更远大的目光和更坚定的声音,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更高要求,各类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了大部分篇幅。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一、体会感情,陶冶学生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的人文色彩是十分浓重的。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社会人的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创作者对事物、世界的认识、感悟。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著,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情感资源宝库。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是说文章的每一个表象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美育乃至全文的教学目的。情感教育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与妻书》的殉国情、《孔雀东南飞》的忠贞爱情、《纪念刘和珍君》对反对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对学生引起情感的熏陶,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孙犁的诗体小说《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教师要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二、把握形象,熏陶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文学形象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象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也缺少思想感情的有效载体。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一)正面的、美好的形象如果说德育以理服人,智育以智启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象感人。 坚持正道为理想献身的屈原(《涉江》),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志男儿(《白马篇》),正气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献身于革命事业的林觉民(《与妻书》),在残酷斗争中觉醒的愿意抚养革命后代的自觉反抗者老妇人(《夜》),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党的全民族抗战的影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水生嫂(孙梨《荷花淀》)等等,让读者从正面接触人物,在与作品人物的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陶冶和升华。(二)反面的、丑恶的形象任何文学形象都有它的审美价值。如果说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那么,生活中反面的、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在文学形象的画廊里,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比如周朴园的伪善,康大叔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别里科夫的卫道的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截然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三)可怜的、弱小的形象生活中的小人物,处于弱势的群体,处于受人欺负、让人同情,同样能够成为文学中的审美对象。套中人别里科夫、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孔乙己、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祥林嫂、 “多余人”叶甫根尼·奥涅金、毕巧林和罗亭等,他们的遭遇和言行,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深思,从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