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章微观经济学导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1.3.1 实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1.3.2 实证分析的工具 1.3.3 基本假设条件 1.1 稀缺性与经济学 1.1 稀缺性与经济学 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1.1 稀缺性与经济学 1.1 稀缺性与经济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1.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以单个经济主体(如个人或家庭、厂商或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最优选择的科学。 1.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the way things are)(只描述不评价)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what ought to be)(要作好坏的评价) 1.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 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1. 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 这个假设条件也被称作为“经济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的,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 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 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 1.4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1.5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1.早期经济思想 主要是指“西方国家,从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经院学派作者对于当时某些经济现象的见解,到15世纪后出现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理论探讨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各时代的各个人物、学派对于社会经济事物的分析、论断等思想”。 2. 重商主义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3.古典经济学。 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1817年英国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4.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末,当时,古典学派仍然居于主要地位。1830年以后,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学派的阶段走上了庸俗的道路。 1.5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5.庸俗经济学后 庸俗经济学阶段大致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在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一次以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为代表的重大变动。那时,杰文斯(Jevons)在英国、门格尔(Menger)在奥地利、瓦尔拉斯(Walras)在瑞士,顺次建立了英国学派、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这三个派别的学说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它们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放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且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来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 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5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制作人 金英姬 微观经济学 导入案例 人无时无处不在选择之中,但是,一旦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我们就会体味到选择的困境——选择的两难。譬如我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我就必须放弃以宏大叙事的方式来阐述人生、命运之选择;譬如选择了“钓鱼”,就必须放弃“自助旅行”,尽管我常常梦想去阿拉斯加看雪景;又譬如选择了钓鲨鱼,就不可能同时去钓虹鳟,尽管我从小就羡慕海明威与大海搏斗的波澜壮阔;譬如我们选择这个池塘,就不可能同时置于他处,尽管再走两百米,那里也许有更多更大的鱼在等待我的诱饵。看了上面这篇短文,我们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