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矿产资源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吕梁矿产资源调查.doc

PAGE PAGE 1吕梁矿产资源调查 篇一:吕梁市历史古迹调查报告 史学方法导论 ——社会调查报告 系别:历史文化系 班级:1305班 姓名:任润元 学号:20131603517 山西省吕梁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人文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文物古迹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我们的誓言,将这些宝贵的历史古迹保存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认识到我们民族的伟大智慧,让他们为之自豪,让他们更好地将中华民族发扬光大!. 实践时间:2016.06 实践地点:吕梁市 实践方式:走访记录、问卷调查 一、 调查过程概述 1、目的和意义 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在调查吕梁市范围内文物古迹保存现状,等。为判断保护形式,科学制定文物古迹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普及和提高保护意识。 2、最终选定调查地点有“狄青墓”、“杏花村遗址”、“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南村遗址”、“”、“红军东征总指挥旧址”、“瓦窑遗址”。 3、根据调查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与分析 (1)、吕梁市文物古迹保护意识问卷调查 在你同意的选项的字母下面划“∨” 调查对象:吕梁市居民 1、你生活在红色吕梁,你有自豪感吗? A、有B、没有 C、偶尔有 2、你关注过身边的人文古迹吗? A、关注过B、没有关注过 3、当你发现人文古迹被破坏的行为时,你会持怎样的态度? A、坚决制止B、视而不见 C、劝阻,不听就算了 4、你觉得吕梁的文物古迹有必要去保护吗? A、有 B、没有C、无所谓 5、你有没有过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 A、有过B、没有过 6、破坏文物古迹是违法行为吗? A、是 B、不是C、不知道 7、你觉得保护文物古迹的发展态势怎么样呢? A、还行B、不知道 C、乐观 8、你知道破坏文物古迹是违法的吗? A、知道 B、不知道 9、你对当地保护文物古迹的做法支持理解吗? A、支持 B、不支持 C、没想过 10、你今后愿意为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做一些什么? A、愿意B、无所谓 C、与我无关 (2)、实地考察 1、狄青墓:位于汾阳市城北十里刘村村东。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宋代)、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抗战期间。建国后,陵园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摊平,翁仲、石兽被就地埋掉。御赐神道碑清宣统年间移至县城,后移置太符观保存。今墓地尚立清宣统元年“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达4.6米,碑文约3000字,简叙狄青生平。狄青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杏花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汾阳市杏花镇东堡。遗址范围较广,东至窑头、辛庄,北至冯郝沟缓坡丘陵地带,后连起伏的吕梁山脉,地势北高南低,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度2米,厚度1米。1982年进行了发掘,经调查发现,内容极为丰富,分布广泛,地面灰层比比皆是,遗迹、遗物众多。根据层位关系对其内涵分析,遗址堆积形成八个阶段,时代跨越较长,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到商代。 3、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兴县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军政领导机关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 4、南村遗址:位于方山县城南南村。城址始建于战国,先后为战国皋狼邑、西汉皋狼县治所,十六国汉刘渊起兵反晋在此建都,称左国城。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南北长约3.5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总面积近900万平方米。战国的皋狼城位于中部,城址平面呈 梯形。汉代的皋狼县城和十六国时期的左国城系皋狼城内外套城,内城继续沿用战国皋狼城。外城城址平面呈喇叭型。为加强防守,在套城基础上扩充城的东部——东城。南村城址独特的布局,为研究战国至晋的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5、红军东征总指挥旧址:位于交口县城东35公里大麦郊镇,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这里进行过重要活动。1936年2月20日,红军主力分两路突破山西中阳南三交和石楼辛关渡的碉堡-线强渡黄河,迅速进入晋西地区,横扫三交、石楼、中阳的敌军。随即在大麦郊镇设立东征军总指挥部,毛泽东、-等曾在此指挥作战。东征总指挥部旧址主要由上、下两层院落组成,下层为四眼普通窑洞,上层为木结构建筑。内部有简陋的桌椅陈设。 6、瓦窑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交城县西北2公里城关镇瓦窑村。遗址分布于瓦窑河口两岸的台地黄土层中,河东区北至卦山西顶,东至文昌宫,南至驮煤道,西至瓦窑河。河西区北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