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世界和人类社会05第五讲新版.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3) 28.双翅目 (Diptera) 名称源于只有一对翅 包括蚊、蠓、蚋、虻和蝇等 金蝇 伊蚊 蚋(雌) 体型:成虫体微型至大型,体长0.5~50 mm,翅展1~100 mm  身体结构:口器刺吸式、舐吸式或刮吸式;触角环毛状、具芒状或丝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少数种类缺单眼;前翅膜质,后翅特化成平衡棒,少数种类无翅;腹部可见4~5节;无尾须。幼虫口器咀嚼式;一般无足;可分全头式、半头式和无头式3种类型。蛹为裸、围蛹。 变态: 全变态 种类:昆虫纲第3大目,全世界已知有15万种,我国已记载约15600种。  成虫:陆栖,喜白天活动,蚊类常黄昏、夜间和黎明活动,多数成虫吸食植物汁液、花蜜、动物血液或腐烂的有机物。 幼虫:通常生活在各种腐烂物和粪便中,有些为捕食性、寄生性和植食性。 栖境与食性:幼虫和成虫的食性和生活环境差异较大 检疫害虫:植食性双翅目昆虫如瘿蚊、实蝇、花蝇等,取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是重要的农林业害虫或检疫对象。 卫生害虫:吸血性双翅目昆虫除了直接骚扰人畜外,还能传播疟疾、丝虫病、睡眠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等多种疾病,如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埃及伊蚊Adeds aegypti 、采采蝇Glossina spp.等,是重要的医学昆虫。 天敌昆虫:在双翅目昆虫中,寄生性的蝇科、丽蝇科和麻蝇科一些种类能致蝇蛆病,而寄蝇科和食蚜蝇科的一些种类能防治农林害虫。 法医昆虫:腐食性的丽蝇科和蝇科的一些种类在法医鉴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与人类的关系 长角亚目:触角丝状、羽状或环毛状,刺吸式口器,蚊、蠓和蚋 代表科:大蚊科、摇蚊科、蚊科、瘿蚊科 短角亚目:具芒状触角,舐吸式口器,虻 代表科:水虻科、虻科、盗虻科、蜂虻科 环裂亚目:具芒状触角,舐吸式口器,蝇类 代表科:头蝇科、食蚜蝇科、杆蝇科、实蝇科,潜蝇科、果蝇科、甲蝇科、突眼蝇科 花蝇科、蝇科、寄蝇科、丽蝇科、麻蝇科 29.长翅目(Mecoptera) 体型:通称蝎蛉,小至中形,体长3~30 mm,体细长略侧扁。   身体结构:头延长成喙状;口器咀嚼式;触角长丝状;多数种类复眼发达;有翅型有3个单眼,无翅型无单眼;两对膜翅大小、形状和脉序相似,常有翅痣和斑纹;雄虫有显著的外生殖器,有些种类外生殖器膨大呈球形上举,类似蝎尾;尾须短。  变态:全变态 栖境:多发生在潮湿森林、峡谷或植被茂密地区。幼虫腐食性,成虫杂食性。少数种类也取食花蜜、花蕊、果实及苔类等。 种类:全世界已知680种,多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少数产于热带,我国已知220种。 杨氏新蝎蛉 30.蚤目(Siphonaptera) 体型:通称蚤或跳蚤。体微小至小形,体侧扁,无翅,体长0.5~8 mm。 身体结构:体侧扁,褐色或黑色,体壁坚韧,体表多鬃毛;口器刺吸式;触角粗短棒状;复眼无或由1个小眼组成;缺单眼;无翅,后足腿节粗大,善跳;尾须短。 变态: 全变态 种类:全世界已知2600多种,我国约700种。 栖境与危害:成虫外寄生于哺乳类、鸟类和温血动物及人体上,吸食血液,传播多种疾病,是重要的医学昆虫。常见有猫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狗蚤Ctenocephalides canis和人蚤Pulex irritans,印度客蚤Xenopsylla cheopis和亚洲客蚤Xenopsylla astia能传播鼠疫。 鼠疫 头号烈性传染病 旱獭 31.毛翅目(Trichoptera) 体型:通称石蛾(成虫)和石蚕(幼虫),小至中形,体长3~39 mm,翅展5~70 mm。   身体结构:体褐色或深褐色,外形似蛾。口器退化咀嚼式;触角长丝状,静止时向前平伸;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体及翅被细毛;前翅略长于后翅,静息时翅呈屋脊状覆于体背;常无尾须。 变态: 全变态 种类:全世界已知约13500多种,我国记载有1100余种。 长角纹石蛾Macrostemum sp. 石蛾幼虫 栖境:成虫陆栖,不取食或仅吸食花蜜或露水,多发生在幼虫栖息的水域附近,夜行性,部分种类有强趋光性。幼虫水生,幼虫可吐丝缠连小枝、碎叶、砂等做巢筒匿居,或以纯粹的丝作成圆锥状的网或薄弱的隧道。 水质监测昆虫:许多种类对水质污染极敏感,是目前国际常用水质监测的水生昆虫之一(蜉蝣、石蝇和石蛾被称为3大水质指示昆虫,特别是石蛾,非常细微的变化都会影响其数量)。 32.鳞翅目 (Lepidoptera) 大类:包括蝶类(butterflies)与蛾类(moths)。 体微:型至大型,体长1.5~80 mm,翅展3~320 mm。 身体结构:口器虹吸式;触角球杆状、双栉齿状(羽毛状)、丝状;复眼发达;蝶类无单眼,蛾类常有2个单眼;体及翅密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