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四上册第19课《诫子书》学案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理解文章内容。2.熟读成诵,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一、资料链接1.简介作者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出生在山东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被誉为“千古名相”的典范。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2.简介作品《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学习本文重在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初读文章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澹 泊( ) 淫慢( )励精( ) 险躁( )驰( )遂( )庐(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方法链接:①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如:予 / 尝求 / 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④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三、疏通文意1.解释下列划线重点字词。(1)非澹泊无以明志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险躁则不能治性 (6)年与时驰 (7)非学无以广才 (8)遂成枯落 2.理解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 (3)淫慢则不能励精 (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3.默写:(1)夫君子之行, , (2)非澹泊无以明志,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四、深入探究1.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方法链接 本文的层次可以从下方面入手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本文中作者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方法链接 做本题时要明确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根据以下句子回答. 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无关?4. 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5. 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