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人说: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共同纲领》中确明确规定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中国当时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 *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0课 一. 政治协商制度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隆重召开1949.9. 毛泽东致开幕词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34人。 旧政协: 指抗战胜利后不久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通过了什么决议?实施了没有? 1946.1 ;重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 以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扩大、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后来,周恩来提出:许多团体都冠以人民两字,政协何不采用?这个意见被采纳了。因为人民包括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人民民主的性质鲜明。1949年9月17日筹备会的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形成的标志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内容 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临时宪法) 确立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法 作用 及意义: 代行 职能,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 全国人大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政权性质 新中国还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具备了相应基础 当时的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 ①时间:1949、10、1 ②内容: A、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B、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C、施政方针——共同纲领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开国大典 举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2.初步发展 政协会议职能转变(1954年人大召开后) 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4.完善: 1982 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旧金山 1925.10 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 1948.1 1947.11 1946.5 1945.12 1945.12 1941.10 1930.8 时 间 成 立 党 派 名 称 香港 民革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香港 台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重庆 九三 九三学社 上海 民进 中国民主促进会 重庆 民建 中国民主建国会 重庆 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 上海 农工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地 点 简 称 全 称 目前我国有哪几个民主党派?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从左起依次是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审议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票样(1954年)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一).背景 1、《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二).创立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1.时间: 2.内容: 1954年9月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 原则:地位: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 ③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