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者敦和能者桢干读刘敦桢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有感
乐者敦和能者桢干读刘敦桢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有感 今年恰逢我国建筑历史学科两位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先生诞辰110周年。这是值得所有建筑界人士,特别是建筑史学人纪念的日子。 记得2000年底、2001年初,我刚入刘敦桢先生之助手、学生,我国第二代建筑史学家中之佼佼者――郭湖生教授门下,进行中国古代建筑史博士后科研,郭先生就明确要求我每个礼拜至少与他见面一次。这一天之中,郭先生与我就是聊天,内容天南海北读书,人物、典故、逸闻趣事、治学方法等无所不有。 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郭先生明确问我有没有仔细读过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我回答说是认真读过数遍。 这让我心里不免泛起嘀咕。回到博士后公寓,又把《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头至尾研读了一遍。不过这次阅读的速度,比较起以前明显慢下来。 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可谓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学术水准尚无出其右者。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练、扼要,图片精确、优美,是学习、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最好的入门书、参考书之一。不同层次的研读者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同一个人每重新阅读一遍又会有新的认识、收获。一册在手历代古建在目,如饮醇浆、品香茗。以我的拙见,该书的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齐备的体例 先让我们浏览一下《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的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一节 原始人群的住所 第二节 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 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一前476年) 第一节 夏――中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第二节 商朝的宫殿与陵墓 第三节 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建筑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第一节 战国到三国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秦、汉、三国的宫室 第四节 住宅 第五节 陵墓 第六节 秦万里长城和汉长城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 概况 第二节 都城及宫殿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 寺和塔 第五节 石窟的建筑和雕刻 第六节 陵墓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 概况 第二节 隋、唐的都城与宫殿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寺塔石窟 第五节 陵墓 第六节 安济桥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公元960~1279年)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 都城与宫殿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 祠庙及寺、塔、经幢 第五节 陵墓 第六节 《营造法式》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第一节 元朝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 元大都和大都宫殿 第三节 元朝的宗教建筑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五节 明、清的都城及宫苑 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及海防据点 第七节 明、清一般城镇、住宅、园林及家具 陈设 第八节 明、清的坛庙建筑和林木建筑 第九节 明、清的宗教建筑 第十节 元、明、清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可见,除第一、二章囿于建国初期实物资料残缺,特别是考古材料的缺乏而难以全面、系统研究外,书中对战国以降的我国历代古建均有深入探究,所取得的成就迄今为止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 该书自第三章起,每一章均首先交代社会变革期的建筑活动概况。其次,具体介绍都城,宫殿建设沿革。接着扼要交代此时住宅建筑类型、特色。又次,深入研究寺庙、石窟、塔幢等宗教建筑(间或涉及祠庙建筑)。再次专篇介绍陵墓建筑。最后,对此时期的建筑材料、技术、艺术等进行全面小结。据此,通读全书可以使学习者对各历史时期的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特色及其成就,均留下独有的印象。 据此,该书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作出极其清晰地描绘,便于读者对我国不同时代建筑的特征进行比较,而不是将各类型、各单体古代建筑割裂开来分别介绍,这就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使得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具有宏观、完整、通盘的认识。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近几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其体例应受到《中国古代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PSRTK在施工放样中精度探讨.doc
- GPSRTK在煤矿测量工程中技术应用分析.doc
- GPSRTK在煤炭勘探测量中应用.doc
- GPSRTK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应用中要注意问题.doc
- GPSRTK技术在房产测量中应用.doc
- GPSRTK技术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应用研究.doc
- GPSRTK技术在电力测量中应用.doc
- GPS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应用.doc
-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doc
- GPSRTK测量技术在土地整理规划工程测量中应用.doc
- 量子计算行业投融资动态分析:2025年及未来十年趋势预测.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2007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家纺行业品牌化发展中的品牌形象设计趋势.docx
- 文化馆行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五年发展路径报告.docx
- 银发消费市场2025年洞察:老年家居用品细分领域市场前景报告.docx
- 电竞行业社交生态构建与2025年社区运营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地热能供热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报告.docx
- 2025年氢能燃料电池物流车行业市场投资回报率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自旋电子技术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恢复技术突破.docx
- 核电设备安全技术升级研究:2025现状与未来十年发展前景.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