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奇特建筑组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奇特建筑组图

上海世博會的各國奇特建築[組圖](2009年6月30日)?新聞概要:   截至2009年7月1日,總計已有191個國家和48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當中有21 個參展國家未與中國建交。另外,在上海世博園區5.28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約有40個左右的國家要自建展館,約40個國家以租賃方式布設獨立展館,組織者 還要建設11個聯合館,為大約150個國家提供展示空間。加上數十個外國城市案例也以單獨或聯合建館的方式參展,因此估計落戶世博園區的國家、國際組織和 外國城市案例展館將超過100個,場面十分壯觀。可想而知,上海世博會園區將成為一個密集而有序的「地球村」,將不同國家的各種代表地區面貌呈現出來。 以下便是一些奇特有趣的建築,各個國家的展館分別展示出不同的形態,吸引大家的注目。 西班牙館介紹:在世博園區建設一個以鋼結構為「骨架」、屋頂和外牆覆以藤條的「大籃子」。展示的主題為「我們世代相傳的城市」,由「從自然到城市」、「從 我們父母的城市到現在」、「從我們現在的城市到我們下一代的城市」三大空間組成。展示從遠古時期的野蠻和文明到現在的變化,再到暢想未來。 日本館介紹:弧形穹頂造型的銀白色日本館猶如蠶繭。主題為「心之和、技之和」。展館分為過去、現在、未來3大展區,形態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在 設計上採用了環境控制技術,使得光、水、空氣等自然資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館外部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展館內 將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 英國館介紹: 英國館外型簡潔,創意無限,其主題為讓自然走進城市。整個建築最大的亮點是向各個方向伸展的大量觸鬚,這些頂端帶有細小彩色光源的觸鬚覆蓋在建築外部,隨 著微風的輕輕吹拂,可以在展館表面形成可變幻的光澤和色彩、組成各種圖案。所有觸鬚都通向一個種子庫,內裏起碼有6萬顆活的植物種子。種子庫亦是整個英國 館的最核心展區。 印度館介紹:印度館面積4000平方米,將一座集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及基督教等多元宗教特色於一體的穹頂建築,作為印度展示「城市與 和諧」主題的載體。其設計靈感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氣勢恢宏的建築。「豐富的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宗教信仰、傳統與現代科技發展、城市和農村的融合都將是印度 館的展示內容。」 資料來源:新華網問題:參照新聞稿內有關各展館特色和建築形態,各位同學較喜歡哪個國家的展館?請說明原因。參考以上國家的展館,它們都各具特色和展現不同的城巿功能,例如有強調歷史與文化共融的西班 牙;有重視傳統與環境的日本;有側重科技創意的英國;更有展示民族與宗教融和的印度。各位同學可以指出我們生活的城市、或居住的社區具備哪些城市的功能和 特徵?此外,各位希望我們生活的城市、或居住的社區有甚麼功能需要改善或優化呢?試以上海世博會的主題,設計和構想代表中國或香港的場館。各位同學可以簡單的文字或圖像描劃個人的構思,並向同學介紹。根據新聞稿的資料顯示,當中有21個參展國家並未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各位同學認為透過舉辦上海世博會,是否可以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又或國際社會之間的合作?同學認為在城巿建設及規劃方面,中國和其他國家又可以在哪些領域攜手合作呢?試列舉事例說明。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