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昌邑所见李士桢李煦父子史迹和文物
昌邑所见李士桢李煦父子史迹与文物王伟波【内容提要】本文对李煦老家山东昌邑发现的李士桢、李煦父子文物、史迹、文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发掘了一大批不为学界所知的珍贵资料,如李氏墓园、李氏祠堂、《李士桢暨配王氏影像》《李煦射猎图》《李煦春游晚归图》《李煦四季行乐图》、康熙三十六年(1697)本《姜氏世谱》等,为李士桢、李煦父子研究,李氏与山东昌邑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曹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李士桢、李煦父子与山东昌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仅李士桢、李煦父子本为姜姓,原籍昌邑县 ,李士桢元配王氏、李煦元配韩氏也都是昌邑人。李士桢长女嫁与昌邑南乡金台村生员李锦章子李枝仙 ,李士桢及五弟姜士楧还与昌邑张志禧、张志栋家族数代联姻 。入旗之后,李氏父子也一直与昌邑亲族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士桢曾亲自回乡祭祖。正是因为这种密切的关系,昌邑当地留下了众多与李士桢、李煦父子相关的史迹和文物。近年来,《红楼梦》研究再掀热潮,《红楼梦》以及曹雪芹家族与李氏家族的关系愈发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见诸于报刊、网络的文章对《昌邑姜氏族谱》等文献也有所涉及,但多为辗转引用,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昌邑地方史研究工作,倾力搜集李士桢、李煦父子资料,并对其研究动态保持长久关注。谨就所见,择要予以介绍辨析,以期对李士桢、李煦及《红楼梦》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一、相关史迹(一)姜家大湾及姜氏故宅旧址 姜家大湾位于今昌邑市奎聚街道东隅村西南部,是昌邑城内自宋代初年以来的主要排涝湾塘,旧名“寄绿湾”,因湾地约旧制10大亩,故村人亦呼为“十亩大湾”。因为历年淤填,现存水面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90米。 明代中期,李士桢的六世祖姜镗自今昌邑市卜庄镇姜家泊村迁居城里,卜居大湾北崖,后裔繁衍,称为“湾埃支”,该湾也逐渐改称“姜家大湾”。二刻《昌邑姜氏族谱》卷末《茔墓?茔墓总图》所示“本宅”位置即此 。(二)姜氏祖茔 姜氏祖茔即姜氏“湾埃支”之祖茔,分为东茔、西茔两处,占地约30亩,位于今昌邑市都昌街道南店村南辛置埠上,东北距姜氏故宅旧址2.5公里。东茔南向,主穴葬李士桢太高祖姜镗,李士桢高祖姜太淳、曾祖姜民望等附葬。西茔位于东茔西邻,东向,主穴葬李士桢祖姜若默,李士桢父姜演、弟姜士楧等附葬。姜士楧后裔也多葬于以上两个茔地。 解放前,有专人看守,东侧埠下原有西屋5间,即为看墓人居所。上世纪60年代,该茔地碑刻、封土均遭破坏,地下墓穴保存尚基本完好。2001年在茔地北侧发现姜民望墓碑。2010年在茔地西北侧发现李士桢侄孙姜培柱墓碑 。(三)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是昌邑姜氏总祠,位于今昌邑市奎聚街道南隅十字街1号,东距姜家大湾50米,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道光八年(1828)重修。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十一年(1922),李士桢胞侄姜熺支下十七世孙姜续焘动员县内26个村中的姜姓富绅63人捐资进行全面整修 ,始形成今天的风貌。 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74平方米,建筑面积418平方米,分为东西中三部分,呈“回”字形。中院有大门1座、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正厅5间,为祭祀及厨、库用房;西跨院有北屋5间、南屋5间,为族人会议和看守用房;东院为预留空地。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檐下装饰精美木雕。明柱6根,柱顶梁端自东向西分别篆刻“福”“营”“邱”“分”“派”“寿”6字,表明昌邑姜氏为姜太公后裔。东、西厢房前出厦檐,卷棚式硬山顶。大门10柱落地,有精雕石鼓门枕。 建国后,祠堂产权收归国有。200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北金家口村观音庵 北金家口村观音庵位于今昌邑市围子镇北金家口村西北潍河东岸桃花山(实为一处土埠)东侧。 乾隆七年(1742)《昌邑县志》卷七《寺观》载:“观音庵,在县南金家口,康熙五年建。二十九年,邑人广东巡抚李士桢建准提阁,以旃檀香雕像。乾隆二年,邑人刑部郎中姜煌重修。” 上世纪60年代,拆除神像及其他建筑,将准提阁改作乡村小学。准提阁,两层,砖木结构,村人称做“木楼”,上世纪70年代初拆除,近年原址重修。二、相关文物1996年,昌邑南乡一位早年闯关东移居吉林的姜姓农户后人回乡拆修祖屋,于墙壁夹层发现一木箱,中有《李士桢暨配王氏影像》《李煦生母文氏行乐图》《李煦射猎图》《李煦春游晚归图》《李煦暨配韩氏、詹氏影像》《姜焯暨配陈氏行乐图》、成达可抄本《虚白斋尺牍》、《广东琼州府崖州感恩县知县姜焯父士楧、母黄氏敕命》《江南徐州知州加一级姜焯父姜士楧、母黄氏诰命》《广东琼州府崖州感恩县知县姜焯并妻孙氏、继妻陈氏敕命》《江南徐州知州加一级姜焯并妻孙氏、继妻陈氏诰命》《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教谕姜培寅(姜焯长子)并妻孙氏敕命》《江南苏州卫前帮领运千总姜祖父姜焞、祖母宋氏敕命》《江南苏州卫前帮领运千总姜父姜培中(姜焞三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