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方言中亲属称谓及其所代表关系.docVIP

阜宁方言中亲属称谓及其所代表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阜宁方言中亲属称谓及其所代表的关系 李立飞内容摘要:从血缘、婚姻两个方面,嫡亲、叔伯、表亲三个角度,论述阜宁方言中以“我”为中心的,从太祖父辈、祖父辈、父辈、平辈到子侄辈五代之间的称谓、关系,以及关系亲疏中所体现的地区文化观念。主题词:阜宁方言 亲属称谓 关系 亲疏 亲属称谓是标志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在古代可谓纷繁复杂,有“九族”、“六亲”之说。 “以前的法律分亲属为宗亲、夫妻、外亲及妻亲四类,偏重男系的宗法主义。现行《民法·亲属编》本男女平等的原则,以血统及婚姻为标准,分亲属为血亲及姻亲两类,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两种,前者指己身所从出(如父母、祖父母),或从己身所出(如子女、孙子女)之血亲,后者指非直系血亲,而与己身出于同源之血亲(如兄弟姐妹、伯叔舅姑姨)。姻亲可分为血亲之配偶(如兄嫂、姐夫),配偶之血亲(如翁姑、岳父母)与配偶之血亲之配偶(如连襟、妯娌)三种。” 《大辞典· 《大辞典·下》P4381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八月初版阜宁县位于江苏省盐阜平原北部,阜宁方言属于江淮方言区,与共同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亲属称谓已日趋简约,但是在不同地区,依然有着不同的亲属称谓,某些地区的称谓、关系依然复杂纷纭,甚至难以梳理清楚。本文主要从嫡亲、叔伯、表亲三个方面,自然血亲和姻亲两个角度,对阜宁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关系进行梳理、论述。所谓“一代结亲,二代叔伯,三代、四代堂叔,五代出五服”,人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是越趋疏远的。五服在今天口语中是用以指同宗同族中人从自己开始,上到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到子、孙、曾孙、玄孙,上下五代亲属线性序列所衍生的族属关系。同姓人中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以五服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假如其在五服之内,就会极自然地被视为族属至亲;而五服之外的宗族人士一般不再以亲属相待。五服的‘服’也指丧服,起源也较早。“《仪礼·学记》:‘师五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仪礼·丧服》篇把它分为‘斩衰(音催cui 同縗)、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关系愈亲则服愈重,丧服的质地愈粗且服期愈长。” 引自 蝈蝈龙的Blog 2007-05-11 09:19:18 /item/333490282 本文主要从 引自 蝈蝈龙的Blog 2007-05-11 09:19:18 /item/333490282一、嫡亲所谓“嫡亲”,“①指亲生的或血统关系最近的亲属:嫡堂|嫡亲姐妹。②指正宗;正统:嫡派|嫡传|嫡系。③指宗法制度下称正妻或正妻所生的儿子:嫡长子。”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第十版这里所讨论的“嫡亲”,是指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第十版老太爷、老太阜宁方言中的嫡亲属称谓主要如下图所示:老太爷、老太老太爷、老太老太爷、老太外公、外婆爹爹、奶奶外公、外婆爹爹、奶奶 我、哥、姐、弟、妹姨令舅舅 (bufen )姆妈爸爸(我单)大爷、二爷……布子我、哥、姐、弟、妹姨令舅舅 (bufen )姆妈爸爸(我单)大爷、二爷……布子 儿子、闺令、侄子、侄女儿子、闺令、侄子、侄女1、五代之始:老太爷、老太,一指曾祖父、曾祖母,是祖父的父亲、母亲;一指曾外祖父、曾外祖母,是外祖父的父亲、母亲。2、第二代:爹爹、奶奶,即祖父、祖母,又称爷爷、奶奶,是父亲的父亲、母亲;外公、外婆,即外祖父、外祖母,是母亲的父亲、母亲。3、第三代:爸爸,即父亲,在阜宁方言中,对别人提起自己的父亲时,常称呼为“我大” [? = 214 \* Arabic 214][t?51],在与阜宁接壤的建湖县的方言中,则称自己的爷爷为“大大” [t?51]; 姆妈,即通常所称的“妈妈”、“母亲”; 布子,即姑姑,父亲的亲姊妹;阜宁方言中将父亲的亲姊妹统称为“布子”,最大的姊妹成为“大布”,第二、第三……个姊妹分别称为“二布”、“三布”……最小的则称为“小布”。通常情况下“姑”的读音与共同语的读音基本相同,如“姑奶”、“姑息养奸”等,但在表示父亲的姊妹时,读音则和“布”相同,因此用“布”代替,以示区别。 大爷 (读yi),即通常所称的“大伯”,是父亲的长兄,与共同语中的“大爷(读ye)”不同,共同语中的“大爷”,在阜宁方言中称为“大爹”; 二爷、三爷……[i35](读yí),即父亲的除长兄之外的兄弟; 舅舅,母亲的亲兄弟,其中排行最大的称为“大舅”,依次类推为“二舅”、“三舅”……“小舅”等,“小舅”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