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配伍规律与特点分析.pptVIP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配伍规律与特点分析.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配伍规律与特点分析

病案举例 金某,男,37岁。2010年4月10日就诊。 主诉:粘液脓血便3年,加重15天。 病史:3年来每因受凉或饮食不慎而做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曾做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左半结肠”。虽经多方治疗,疗效不显。15天前因饮食不慎症状加重,服抗生素无效,求中医治疗。现症:腹隐痛,大便日行6~8次,质如烂泥,有粘液脓血相兼,腹胀肠鸣,腹部畏寒,肛门坠胀灼热,里急后重,便出不爽,乏力困倦,面色不华。 检查:形瘦面白,手足欠温,舌暗淡,苔黄腻,脉细弱。 初诊时肠镜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中度,活动期,左半结肠; 中医诊断:痢疾(休息痢,脾虚气滞,大肠湿热); 治法:健脾益气活血,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 生黄芪30g 赤白芍各10g 当归6g 炒白术20g 茯苓30g 炒薏苡仁30g 黄连10g 木香6g 苦参15g 白花蛇舌草15g 生地榆15g 三七面3g冲服 炮姜10g 珍珠粉0.6g 冲服 五倍子6g 生甘草6g x7剂 水煎服日一剂 黄连10g 黄柏10g 苦参15g 五倍子9g 白及粉3g x7剂 煎成80ml----100ml保留灌肠日 一剂 饮食调护:清淡少渣饮食,忌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一周后复诊:大便日行2-4次,成形或不成形,有少量粘液,偶尔有脓血,腹痛腹胀、腹部畏寒减轻,肛门坠胀减轻,无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舌淡暗,苔薄黄腻,脉细。 上方 改生黄芪为40 苦参10g 减 生地榆 五倍子 加山药30g 炒五灵脂10g 生蒲黄10g包 继服7剂 灌肠剂同前 每日一次 一月后复诊:大便基本每日1-2次,成形便,无粘液及脓血,无腹痛及腹胀,腹部畏寒明显减轻,无肛门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状,面色转华,纳食可,舌暗红,苔薄白,脉细。 继续治疗巩固疗效,维持缓解,预防复发,3个月后复查肠镜; 治疗3个月后肠镜 王新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配伍规律与特点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复杂疾病。 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 本病病因未明,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具有较高的癌变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依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