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今殊汉语昨天与今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言今殊汉语昨天与今天

龙 文 ;二、汉语词汇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如: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另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古义: 热水;后起意义: 鼻 涕;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牺牲玉帛,弗敢加(虚报)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古义: 外交使者;贼二人得我。 《童区(ōu)寄传》;穆公之怨此三人入 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要么由“褒”变“贬”,要么由“中性词”变“褒义词” 或“贬义词”。 ;古义: 得力助手 (褒义词);古义: 地位低, 见识短浅 (中性词) ;古义: 迎接 (中性词)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怀古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颜色不少变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⑥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三、汉语语法的演变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骗我);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样”讲);“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香远益清”(《爱莲说》)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规律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常见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焉、奚、恶、曷】十动? 如:A、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B、何以知之? C、子何恃而往?;规律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常见否定词:不、未、非、否、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如:A、彼不我恩也。 B、莫我肯顾。 C、忌不自信。 D、未之有也。;规律3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 过:责备);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义,会(一定)不相从许(你) ②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