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9
PAGE PAGE 8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一、项目名称: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二、提 名 者:四川省。三、提名意见:猕猴桃因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适宜丘陵山区种植而成为贫困农户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项目组根据全球猕猴桃市场多元化需求,针对缺乏红肉猕猴桃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的实际,历时32年,系统开展了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种植和溃疡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实现了优质红肉品种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丰富我国猕猴桃品种结构,突显我国猕猴桃产业特色,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提名材料是真实的,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四、项目项目简介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项目组针对世界主栽的绿肉和黄肉品种及高端市场被新西兰垄断局面,而全球缺乏优质红肉品种和种植技术及溃疡病危害的实际,历时32年,利用我国特有的珍稀红肉猕猴桃资源,通过多年控制性定向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红肉系列品种并配套研究了种植和溃疡病防治等产业化技术。培育的红肉品种在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比绿肉和黄肉品种高,果肉色泽鲜艳、品质优良,市场接受度高,彻底改变了新西兰猕猴桃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1、收集保存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建立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农业行业标准,收集种质资源1449份,保存种质材料29490株,面积210亩,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红肉种质资源132份、保存种质材料5280株,创建种质资源数据库,保存数据262万多条。2、以具有红色基因猕猴桃父本选育为关键,创建了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体系。揭示了红肉猕猴桃杂交后代雌雄株比例、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红色等经济性状遗传趋势。创制红肉育种骨干亲本材料79个,具有红色基因的父本材料3个。3、育成一批国内外授权的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选育出红阳、红实2号、红什1号、红华、红美、红贝、天源红、宝石红、宝贝星等红肉品种9个,获得中国植物新品种权、省级品种审定或林木良种证。其中红阳为世界首个红肉猕猴桃品种,比绿肉品种‘海沃德’总糖含量高5.0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6.30%,干物质含量高2.61%,每100g果肉维生素C含量高29.77mg。成熟期早,果肉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感细腻,品质优良。红实2号等品种果实成熟期不同,实现了早、中、晚熟红肉品种配套和多样性选择,在抗病性、适应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明显提升。4、构建了红肉猕猴桃早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和以溃疡病防控为主的猕猴桃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大面积示范区提早2年结果,丰产期每亩平均增产239kg,商品果率提高13%,每亩纯收益增加3483元;溃疡病枝干发病率降低33.7%、叶发病率降低93.2%、植株存活率提高59.2%;平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3次,减少农药支出120元/亩以上,果品达到出口欧盟的农药限量标准,果实贮藏期延长2个月以上。(二)授权专利和主要知识产权获中国植物新品种授权9件,获得欧盟、阿根廷植物新品种权各1件,省级审定品种8个。获授权专利40件。发表学术论文62篇,出版著作8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农业行业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3项。(三)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情况项目育成的红肉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湖南、河南、陕西等15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年。2017年,在全国推广面积118.15万亩,占中国猕猴桃总面积的37%,新增销售额362亿元,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五、客观评价1、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中农(评价)字[2017]第 号)(附件3)2017年11月26日,中国农学会组织由方智远院士为组长,宋宝安院士、邹学校院士为副组长的专家组对“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成果评价,评价结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国际领先。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推广应用118万亩,占全国总面积37%,新增纯收益132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成果鉴定证书《川科鉴字(2016)第65号》)(附件4)。2016年4月17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由荣廷昭院士和宋宝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 “猕猴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成果鉴定结论: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中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红肉猕猴桃育种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