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研习营初步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研习营初步规划

PAGE PAGE 2101年暑期青年休閒活動「鹿港采風教師文創研習營」實施計畫壹、前言:在台灣發展史上曾擁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中二鹿之盛名,從清代中業流傳至今,而當年顯赫的經濟、軍事、交通造就了鹿港的繁盛,如今鹿港雖已沒落不再繁華,因此它為後人留下的是完善且豐富的歷史資產,然而穿梭於鹿港的大街小巷裡,幾乎無處不見古蹟、廟宇,「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更是鹿港最大的特色,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鹿港是複雜而迷人的小鎮,值得我們深度探索。在清末日治初期,因濁水溪氾濫,鹿港港口壅塞,港勢漸走下坡,雖然不如昔時繁榮,但日本政府仍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准與外國通商,與大陸之貿易猶為興盛。迨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以後,與大陸之貿易遂斷絕,乃成為廢港。於是完全喪失往昔之繁榮,商業不振,街巿衰頹,文物古蹪亦漸遺失毀滅。「千帆過盡古韻存,曲巷冬晴待有緣,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帶您走進十大觀光小鎮-鹿港,縵迴幽深的巷弄空間,古韻猶存的名勝古蹟,值得流連的傳統聚落。貳、計畫宗旨:為宣揚鹿港民俗傳統技藝及鹿港古蹟文物之美,讓國中、國小學校教師利用暑假期間,接受傳統民俗技藝之洗禮,對鹿港古蹟文物、傳統技藝傳承有興趣的教師,在短期間即一窺鹿港之神秘面紗,由淺入深的認識瞭解鹿港民俗傳統技藝、歷史古蹟文物…等,藉此讓培養教師對民俗藝術之熱愛與參與,進而親身體驗洞悉鹿港古蹟、民俗之美。並期望參與教師能在接受專家、學者講解指導與親身實作後,能發揮所學,竭盡心力共同為推廣民俗藝術保存與傳承而努力,讓傳統鄉土藝術更融入民間日常生活中而深植人心。 參、指導單位:教育部、救國團總團部肆、主辦單位:彰化縣政府伍、承辦單位:救國團彰化縣團委會陸、協辦單位:彰化縣政府教育處、鹿港鎮公所、國立鹿港高中、救國團鹿港鎮團委會、鹿水文史工作室、鹿港鎮天后宮、鹿港龍山寺、聚英社南樂團、鹿港文教基金會柒、辦理時間:101年8月1日至3日。捌、辦理地點:鹿港地區玖、課程內容:本活動計辦理三天。共計上課22小時(早上八時至晚間九時)。一、課程表:(課程表如附表一)(一)室內課程:1.小城故事~風華再現(鹿港發展史)2.鹿港傳統建築之美、3.蛻變中的鹿港~影像篇4.漫談鹿港民俗節慶活動5.鹿港人的信仰(二)實務操作:1.線香文創製作DIY、燈籠彩繪DIY2.南管雅樂欣賞與教學(聚英社南樂團)3.探索北鹿港古蹟巡禮-天后宮週邊。4.夜訪南鹿港風情-龍山寺週邊(三)評量:全程參與課程並完成所有指定作業者,發給研習證明書,另將核給進修時數認定。(四)研習時數:依彰化縣教育處實際審核之進修時數共計19小時。二、師資:李昭容:彰化鹿港人,中興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彰化女中歷史老師、朝陽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史、家族史及文化史。著有《鹿港丁家之研究》、《鹿港丁家大宅》、《日治時代彰化地區事業之研究》、《鹿港意樓~慶昌行家族史研究》等書。陳仕賢:彰化鹿港人。長年從事鹿港文史研究,現任鹿水文史工作室主持人、彰化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鹿水草堂負責人;為鹿港古蹟解說研習營創辦人,並曾擔任竹、中、彰、雲、嘉、南等縣市及鹿港、大溪等地文化資產解說研習營、文建會歷史建築種子教師培訓營等授課講師。著有《寶殿篆煙-鹿港天后宮》、《龍山聽唄-鹿港龍山寺》、《鹿港歷史散步》等書莊研育:鹿溪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台灣民間信仰研究室負責人,著有《鹿港采風手冊》、《鹿港巡禮》、《彰化縣古蹟圖說》,更發表有關宗教民俗多篇論文,並影像記錄多達百篇的宗教儀式、法會過程,對台灣宗教發展有深入探討。紀文章: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現任彰化師大等多所大學兼任講師,彰化縣文化局諮詢委員、飄浪之歌樂團團長兼主唱、吉他手、紀錄片與電影導演、音樂詞曲創作人,發表過《遮蔽的天空》、《百年古剎-鹿港龍山寺》、《彼一暝鹿港暗訪》、《彩繪》、《鹿港苦力》、《鹿港摸乳巷》等紀錄片,對影像紀錄鹿港有深入的著墨。聚英社:全名為「鹿港聚英社南樂團」,成立於日治大正元年,相傳已有190餘年的歷史,由鹿港著名的詩人施梅樵改名為「聚英社」,前身是逍遙軒,昔日名師林清河、吳彥點曾任教於各地,可謂「桃李滿天下」,近代如施魯、施關、林德其先生亦是赫赫有名。1986年在已故社長王崑山老先生的領導下,榮獲教育部第二屆民族藝術薪傳獎;自2005年起,連續四年皆獲選為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2007年更獲豋錄為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目前社長為許耀升,在其積極推動館務之下,使得聚英社能與社會接續,並保有傳統曲藝精神。三、學員:以國中小各級學校對古蹟導覽及傳承民俗技藝有興趣之教師為主要招生對象,每梯次以四十人為限。 捌、報名方式一、自即日起至101年7月27日止,請填妥報名表(如附表二)傳真至救國團彰化縣團委會或以電子郵件方式報名。(傳真號碼:04-724214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