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氏头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疗效观察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届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文献研究’帚一早义陬研艽
一、中医对眩晕的研究
1.眩晕病名的历史沿革
在《黄帝内经》中,我们找到了关于“眩晕”病名的最早记载。《灵枢·卫气论》
将其称为“眩仆”,《灵枢·海论》则称其为“眩冒”,而后来的《伤寒论》又记载其
为“眩悸”或“头眩”,到《诸病源候论》又将其论述为“风眩”。两宋时期,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就已经立专卷论述眩晕,其中云:“头面风者,眩晕是也”,
这才将前人对眩晕的多种称谓进行了统一,“眩晕”病名自此开始记入史册,此病名
一直沿用至今。
2.眩晕的病位
关于眩晕病位方面的记载,各个时期的医家也有很多相通的看法,例如:《灵枢诲
论》就有关于眩晕的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
卧,这充分说明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清窍,也即脑。李时珍也认为“脑为元神之
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也明
确肯定了眩晕的病位在“脑”。中医学认为,脑为奇恒之府,位于颅内的脑是由髓汇
聚而成的,机体的视觉、听觉和神志活动是其主要生理功能,这些功能对于机体的生
命活动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眩晕的病位虽在脑,但与五脏六腑经络有着极为密
切的联系。脑髓是维持脑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脑髓的生成又有赖于五脏六腑
之濡养和经络气血运行之健旺。若外邪内侵上犯清窍,或五脏功能不调,或肝阳上亢,
扰及清窍;或肾精亏虚,髓不充盈;或脾胃虚弱,痰浊不化,清阳不升;或心神失养,
脑窍不养;或瘀血阻滞,脉络不通等皆可导致眩晕。
3.眩晕的病因病机
古代医家对眩晕病因的认识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济生方》就有记载:“六
淫外感,七情内伤,皆可致眩”。两宋时期,医家也认为内外因均可致眩。严用和认
为内因常指七情太过,外因常指外感六淫时邪。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
了眩晕的“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主要是指“喜、怒、忧、思、
悲、恐、惊七情内伤导致气血亏虚,上不荣脑;外因主要指素体虚时感受“风、
寒、暑、湿、燥、火”六淫外邪进而伤及各经络:而不内外因是指“跌扑损伤、饮食
饥饱、房劳过度”等,造成气血亏虚。但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可以看出,眩晕虽由内
外因而致,但多以内伤为主,多由虚损所致,痰火上扰、肝阳上亢虽亦可致眩但多以
虚损为基础,实为本虚标实之证。
3.1外因
“非其时而有其气”,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人体而发病的主
2
万方数据
方氏头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
要原因。如外感风邪,风性清扬,升发向上,风为六淫之首,又常于时令相和,常夹
寒、夹热、夹湿,上扰清窍,可致眩晕。“岁木太过,风气流行……甚则忽忽善怒,
眩冒巅疾,是《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关于外界风气盛行容易致眩的论断。《寿世
保元》云:“脉风浮寒紧,湿细暑虚……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滞,
眩晕也”,进一步指出了风、寒、暑、湿致眩的脉象及其证候特点,为后世医家诊断
和治疗眩晕病症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外感所致的眩晕很少以单独的眩晕症状出现,眩
晕多为伴随症状或为外邪引动内邪所致。
3.2内因
痰:主要是指痰饮,《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
逆,令人眩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眩晕是由于痰饮随气机上逆而引起的。关于痰
饮致眩的治疗方面,《金匮要略》明确给出了其方药治疗,即:“心下有支饮,其人苦
冒眩,泽泻汤主之”。
瘀:主要是指血瘀,《仁斋直指方》日:“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即所谓的“瘀
血致眩说”;血瘀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或恣食甘肥,痰湿内蕴;或阳气虚损,鼓动无
力;或跌仆坠损,头脑外伤;或血寒、气滞、素体肥胖;或脑络痹阻,血行迟缓等。
以上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血运不畅,久之则血瘀凝滞,闭阻脑络,致使脑髓失养而引发
眩晕。
风:主要是指肝风,《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日: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是由于风主动的缘故,而风气甚所致的头目眩运者,是说风木旺,金不制木,木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c5-二(对甲苯磺酰基)-12c5-二氮杂环辛烷-32c7-二酮的合成及其胺化反应探索.pdf
- 21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与治疗分析.pdf
- bq11272f152fb型旋切机人机工程设计研究.pdf
- hdpe2f稻壳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 mdig在判断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探讨.pdf
- pec2fpva多层复合半透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研究.pdf
- pet纤维增强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性能.pdf
- speek2fpva改性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污染物消除性能研究.pdf
- sps烧结graphene2fsibcn陶瓷及其高温性能.pdf
- 不同木麻黄变异类型的抗寒性和抗盐性初步研究.pdf
- 改良plif2btlif手术与传统plif手术术后慢性下腰痛症状的对比分析.pdf
-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pdf
-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型和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 硅酸镁2fpes膜吸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褐铁型低品位红土镍矿还原焙烧-稀盐酸浸渍工艺研究.pdf
- 后路椎弓根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随访研究.pdf
- 花生乳牛乳混合干酪加工工艺研究.pdf
- 磺化聚砜2f聚醚砜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pdf
- 基因聚合改良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和螟虫的抗性.pdf
- 秸秆的催化水解和发酵制备22c3-丁二醇.pdf
最近下载
- DIN 9830 冲压件切割毛边高度.pdf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0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VIP
- 古建筑传统瓦工(砧刻工砌花街工泥塑工古建瓦工)施工机械用电管理详细措施.docx VIP
- (高清版)DB51∕T 2997-2023 四川省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指南 .pdf VIP
- 二升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完整版25天.pdf VIP
-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建议.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上册词汇表.doc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西班牙语二级口译试卷.docx VIP
- GB∕T 5796.1-2022 梯形螺纹 第1部分:牙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