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 全套ppt课件27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营养 全套ppt课件270

第一章 营养评价;概念—营养评价;目的: 是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 临床意义: 是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客观反应 可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和发生原因 可对病人发生并发症危险性进行预测 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评估营养治疗效果。 ; (一 ) 膳食调查 被调查者每日摄入食物的品种、数量 分析其摄入营养素的数量、比例是否合理 能量是否合适 , 供能营养素占能量的比例 饮食模式和餐次分配是否合理。; 1. 调查方法 (1) 称重法 : 又称量法 , 是对某一膳食单位或个人所消耗的全部食物分别称重的方法。此方法 较为准确 , 但费时费力 , 不适合大规模的人群调查。 (2) 查账法 : 主要是查出该单位每天消耗食物的品种、数量和用餐人数 , 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消耗量 , 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查账法较为简便 , 可对各种集体食堂进行大规模调查。 (3) 询问法 : 询问被调查者每日所摄入食物的种类、数量、饮食习惯等情况。;询问法可分为三种方式。 1) 饮食24h回顾法: 询问调查对象 24 小时内的膳食摄人情况 , 据此进行评价 , 此法常用于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膳食调查。 2) 饮食史法: 询问饮食史, 查阅调查对象连续 3 天的进食记录 , 据此计算、 了解调查对象饮食构成或饮食模式。 3) 化学分析法 : 将调查对象的一日份全部食物收集齐全 , 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2. 调查结果评价 (1) 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 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调查对象膳食中能量及营养素含量,然后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相比较,评价个体摄入量满足生理需要的程度。 (2) 三大供能营养素能量分配:计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与DRIs相比较进行评定。;(3) 了解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数量及其所占总蛋白质的百分比,评价蛋白质质量以及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情况。 (4) 膳食模式分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膳食宝塔推荐的理想膳食模式,评价人群膳食结构是否合理。; 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通过无创性检查了解机体的脂肪,肌肉储备情况,用于判断营养不良,监测治疗及提示预??。包括:体重,身高,皮褶厚度,臀围等 1. 生长发育测量:体重、身高 2. 机体结构测量: ①脂肪存贮量测定(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 皮褶厚度) ②骨骼肌含量测定(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 ③肌酐-身高指数。;1.体重、身高: (1)年龄比体重与年龄比身高:即以年龄为组别,将被调查者体重、身高与同一年龄人群的均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2)理想体重(kg) = 身高(cm)-105 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0〕×0.9 实测体重占理想体重的±10%为正常; ±10%-20%为过重或消瘦; ±20%以上为肥胖或严重消瘦。;(3)Kaup指数 = 体重(kg)/ (身高cm)2×104 用于衡量婴幼儿的体格营养状况。 15~18为正常,>18为肥胖,<15为消瘦。   (4)体质指数(BMI)=体重(kg)/ (身高 m)2 BMI在18.5- 22.9属正常; BMI <18.5为体 BMI ≥23为超重; BMI 23-24.9为肥胖前期; BMI 25-29.9为中度肥胖; BMI ≥30为重度肥胖。;2. 脂肪存贮量测定(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皮褶厚度): TSF测量: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量者在其肩峰至尺骨鹰嘴中点上2cm处做标记,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该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拿皮褶厚度仪在拇指下1cm 处测量皮褶厚度。其评定标准见课本。;3.骨骼肌含量测定: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 反映肌蛋白消耗程度。 首先测量上臂围(上臂中点周长),然后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TSF 上臂肌面积= 上臂肌围2/4×3.14 4. 肌酐-身高指数(CHI):指受试者尿肌酐含量与其身高标准体重的尿肌酐含量的百分比值。;(三) 临床体征检查 根据临床体征与营养素缺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定。 体征包括: 自觉症状:疲劳、头晕、易怒、烦 躁失眠等 皮肤 :颜色、光泽弹性、皮疹、水肿等 食欲:不良、亢进、异食癖等 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