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倾转涵道无人机总体设计
[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2010ZA56002)资助项目倾转涵道无人机总体设计摘 要:在对国内外涵道无人机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将倾转旋翼技术和姿态控制涵道技术融入涵道无人机技术,提出了一种倾转涵道无人机总体设计方案并研制了技术验证机,给出了倾转涵道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计算方法,建立了倾转涵道无人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分析倾转涵道无人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并进行了飞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倾转涵道无人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关键词:涵道无人机;中央倾转涵道;姿态控制涵道[中图分类号] V228 [文献标志码] AIntegeral Design of the Tilt-Ducted Fan UAVAbstrac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ducted fan UAV is digested and absorbbed. It was proposed an innovative meth-od that the the tilt-rotor technology the attitude control technology is used to contain the tilt-ducted fan technology. An feasible pr-oject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y test machine wa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light and the model of the flight aerodynamic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control lability and sta-bility. Finally flight simulation results of axial-symmetric unmanned helicopter show that the integeral design of the multifunctio-nal tilt duct UAV is feasible.key word:Ducted-Fan UAV; Central Pour Turn Culvert; Attitude Control Culvert 涵道式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的飞行特性,在体积、隐蔽性和飞行性能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已成为当今微小型无人机研究开发领域的热点。由于涵道式无人机属于较为新型的航空器,其相应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不足之处。现有涵道无人机的不足之处:1.采用固定式涵道设计,并在涵道下方设置一些舵面来控制其姿态,控制较复杂且控制效果不理想;2.通过倾斜机身实现前飞,飞行速度较低。如何克服现有涵道无人机飞行速度较慢、控制较为复杂等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各国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如美国西科斯基公司CypherⅡ就是在Cypher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对可拆卸的机翼和推力涵道尾桨后得到的改进型,但是同时增加了无人机系统的机构复杂性,导致无人机系统可控性,稳定性,续航时间降低;而美国极光公司研制的金眼涵道无人机和美国联合航宇公司研制的ISTAR涵道无人机想通过整个机身倾转90°来实现高速前飞,控制复杂度更高,难度较大,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寻找更有效地推进方式和简单可靠地控制方式,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1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1.1总体方案倾转涵道无人机是在对国内外涵道无人机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将倾转旋翼技术和姿态控制涵道技术巧妙融入现有涵道无人机技术后研制的一款新型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涵道无人机飞行速度较慢、控制较为复杂等问题,该无人机还有望克服传统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耦合严重、旋翼桨叶外露导致安全性差以及噪音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其总体布局设计如下:1、采用无尾、翼身融合布局,使得该无人机具有优良的气动综合性能;2、采用可倾转中央涵道设计,使该无人机既具备垂直\短距起降和悬停性能,又能实现高、低速前飞和向后倒退飞行,兼具无人直升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的优点;3、采用三涵道姿态控制设计,每个涵道的动力面和控制面完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