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9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依据
目录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工程保护制度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 建设工程节约能源制度 建设工程档案法律制度 税收法律制度 建设工程相关法律制度 9.1.1 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编制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③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9.1.1 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管理 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和跟踪管理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9.1.1 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设计阶段 2) 试生产阶段 3) 竣工验收和投产阶段 9.1.2 施工现场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9.1.3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防止地表水污染的具体规定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具体规定 水污染防治 9.1.3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具体规定包括:①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②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④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⑤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9.1.3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防治设施三同时。环境防治设施验收合格后,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9.1.3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 危险废物排污费用于污染环境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9.1.3 施工现场废气、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 《绿色施工导则》规定,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 t。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9.2.1 文物保护的范围 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可移动文物范围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范围 属于国家所有的水下文物范围 1) 3) 2) 9.2.1 文物保护的范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心理门诊各项规章制度.pdf VIP
- T_CAGHP 041-2018 崩塌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docx VIP
- 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20210923160840).docx VIP
- 20230519成都万象城 项目介绍2023(压缩).pdf VIP
- 化妆品车间设计规范.docx
- IEC60335-1-2020中文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文翻译稿).docx VIP
-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报告-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研究与项目规划.pdf VIP
- 垃圾焚烧工艺流程图2018.pdf VIP
- 最新弃标函模板.docx VIP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