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讲座ppt课件
常见事故伤害及预防
主讲人:杨代奇
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 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
副教授
安全技术措施
主讲人:杨代奇
温州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88286618
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
副教授
安全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来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 安全技术可分为:
1、机械与电气安全技术
2、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5、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6、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
安全技术措施
。
机械伤害事故的种类
1、金属切削机械(冷加工)-如车床、铁床、刨床、磨床等其转动部件,如皮带轮、齿轮、转轴、砂轮无防护罩壳或元件爆裂后伤人、切屑割伤、烫伤操作者。
2、冲压机械-如冲床、压床、剪床。其冲模(头)压块、剪刀冲下造成手指冲伤、断指及头部伤害。
3、机械热加工-如铸造、锻造、金属焊接(切割)造成工人灼伤、爆炸、烟害、粉尘、火灾、强光幅射、触电等事故。
4、起重机械-如起重机、升降机、塔吊、汽车吊、码头吊易产生吊运物体坠落、吊车倾翻、碰撞致伤、触电等事故。
5、锅炉-如油锅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易发生爆炸、爆管缺水事故、漏水事故、事故汽水费腾。
6、压力容器-如反应容器、盛装(贮运)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可能会发生,破裂爆炸、引起震动,冲击波碎片冲击,火灾、毒害。
7、压力管道-如煤气管道、燃气管道、蒸汽管道、工艺管道等。引起爆炸、泄漏、火灾事故。
1、加工机械设备的齿轮、皮带轮、砂轮、锯片等运动时造成的绞伤、磨伤和物体打击伤害。
2、冲、剪、压、切设备及木加工机械在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剪切伤、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切割伤及产生的切屑造成的烫伤、刺伤等。
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造成的打伤
5、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
一、机械加工伤害事故的类型:
录像
二、机械加工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1、操作者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操作规程不健全、管理不善。如违章操作、无证盲目操作、管理混乱造成事故。
2、安全生产设施缺少或有缺陷。如冲床无防护装置、无超负荷安全装置、自动保护装置未装、失灵、出故障等。
3、未穿戴或不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如戴手套被机床钩住碰伤,扎长辨子被机床卷入受伤。
4、机床运转不正常。如砂轮、飞轮飞出伤人、轮轴断裂机械事故。
5、工作环境恶劣。机床设置间距通道、宽度不符合标准要求,乱堆放工件杂物,通风光线不符合要求。
三、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1.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掌握设备的操作要领后方可独立上岗;
2.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在确定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4.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安装并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准不用或将其拆掉;
5.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6.工作合理安排,切忌长期加班加点,疲劳作业。
1、铸造、锻造生产造成灼烫伤、铁水爆炸、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事故。
2、金属焊接(切割)易造成灼伤、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
焊接(切割)产生事故的原因有:
1)焊接熔融金属与熔渣的颗粒、火花燃着易燃物
2)电焊机受潮、接线错误、电缆绝缘损坏、短路、过热、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 3)焊接未清洗过的油桶、油罐、带压的锅炉、管 道、容器附件。 4)使用气瓶不当。
5)个人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机械热加工事故及预防措施 机械热加工伤害事故的分类及原因
返回
1、焊接处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宽度应大于1米。2、各种气瓶应放置在焊接作业处10米以外。3、严禁焊接未经清洗的储放易燃易爆品的容器4、焊接管子容器时必须把孔盖、阀门打开。5、保证焊接设备、绝缘电缆、连接可靠绝缘良好6、使用二氧化碳气瓶及氩气等气瓶应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
7、教育从事焊接的人员做到‘十不烧’
金属焊接(切割)火灾、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
录像
1、电击-触电:电流对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
2、电伤-电流对人体外部器官的伤害。
3、电气火灾
4、电气爆炸
5、雷电
6、静电
电气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