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慢性疾病上课-102.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慢性疾病上课-102

第九題 下列關於第一型糖尿病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多發生在中老年人  (B)身體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  (C)九成的糖尿病屬於此種類型 (D)肥胖者為此類型的高危險群 第十題 讓病患說出心中的感受,使他憂鬱的情緒得以宣洩,屬於何種關心病患的技巧? (A)用心聆聽 (B)適度安慰 (C)給予支持 (D)鼓勵病患 第十一題 下列有關預防糖尿病的敘述,哪些正確? (甲)控制體重   (乙)規律運動 (丙)定期健康檢查 (丁)不要吃含糖分的食物(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第4章 認識慢性病(二) 腎臟病 【本報訊】國人洗腎 多因糖尿病、亂吃藥物        臺灣新增洗腎人口每年持續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西元2012年累積有73,735人、新增10,038人。國人洗腎率居高不下,主要是糖尿病與高血壓控制不好,後期引發腎臟病變有關;此外,國人愛吃藥也是原因之一,例如:亂吃止痛藥、不明來源中草藥。   過去國人洗腎新增率全世界第一,目前退為第二位,但以洗腎盛行率來說,臺灣仍為世界第一。 腎臟病 腎臟病是許多腎病變疾病的總稱。 多年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一。 泌尿系統圖 過濾 血液 廢物(尿素) 多餘的水分 尿液 腎臟的功能 腎衰竭 尿毒症 腎臟 淨化血液 輸尿管 輸送尿液 尿道 排除尿液 膀胱 儲存尿液 腎臟病的症狀 一、血糖、血壓與血脂升高(俗稱三高)。 二、臉部、腹部和四肢出現浮腫或手腳水腫。 三、尿量異常:頻尿或尿量很少。 四、尿液顏色異常:呈紅色血絲、橙色尿、 混濁白色尿、茶色尿、深黃色尿。 五、腰或背部、下腹部常會疼痛。 六、常常感到疲勞或頭痛。 七、臉色差:發黑或發白。 八、覺得視力模糊或衰退。 腎臟病變的原因 血液的異常 →高血糖、高血脂容易導致腎臟過濾功能異常。 藥物濫用 →有些藥物容易傷害腎臟(如止痛藥),而多量的藥物也會造成腎臟過濾功能的負擔。 咽喉發炎 →因鏈球菌所引起的咽喉發炎可能併發腎炎。 預防腎臟病的方法 糖尿病 我是如如,綽號是海豚,罹患第一型糖尿病(IDDM)已經十三年,從國中參加康泰醫療基金會IDDM夏令營,一直到這幾年成為夏令營的志工。一路走來,我成長很多。 在擔任志工時,我看到許多小病友與他們的家長一下煩惱血糖忽高忽低,一下煩惱如何選擇飲食,一下又煩惱哪些行為會影響血糖等,看到這些情形,就想起我和家人也有過這些歷程。 現在我是基金會裡的糖尿病小衛教師,我會盡力協助這些小病友面對疾病,陪伴更多第一型糖尿病小朋友與家庭一同成長,讓他們更快樂、更健康。 糖尿病 胰島素可以幫助血糖進入細胞利用。 糖尿病 由於無法分泌胰島素,或是胰島素無法作用 →導致血液中的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利用。 →造成血糖、尿糖偏高。 糖尿病的分類 第一型糖尿病 ★大多在幼年時就發病。 ★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 ★大部分的病患必須每日注射胰島素以  維持正常生活。 第二型糖尿病 ★ 九成以上的糖尿病屬於此型 ★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因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而使血糖逐漸 升高,許多病患都是罹病多年後才診斷出來。 ★高危險群:肥胖者與近親有糖尿病者。 糖尿病的症狀 ★患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而容易被忽略。 ★主要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的三多  現象。 ★體重減輕、容易疲倦、手腳痠麻、皮膚傷 口難癒合、視力模糊等症狀。 糖尿病影響範圍大 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長期控制不佳,會引發許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全身性的併發症,如:神經系統病變、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視網膜剝離等。 如何預防糖尿病 ★均衡飲食、適度與規律運動。 ★做好體重控制,避免肥胖。 ★定期「驗血糖」與「驗尿」。 疾病是生命的導師 我十八歲,吃了友人介紹的減肥藥後,體重減輕了,但卻也弄壞了身體,換來洗腎的日子。 二十八歲的我,摸到左邊乳房有一個很大的硬 塊,乳癌讓我必須切除左乳,面對手術讓我很 擔心、很緊張。 疾病是生命的導師 我五十歲,吸了二十幾年的菸,前陣子被診斷出罹患肺癌。我很擔心能不能治好,我還能活多久? 六十五歲的我,已經中風兩次。現在行動不方便,說話又不清楚,心中很不好受。 病患心理會產生許多恐懼感,但因怕家人擔心,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掩飾不安、避免失控。 長期的情緒壓力,不但無法解決問題,亦會影響病人的健康狀態。 病患與家人需要彼此溝通,並說出自己的恐懼與情緒。 家人需要適時的表達關懷與想法。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父母退休後,阿玲常與父母在週末吃飯。一天阿玲發現父親瘦了一圈,向父親詢問身體有無異狀,父親說自己沒有異常。她接著又詢問母親,也只得到相同的答案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