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登飞来峰(完整版).pptVIP

无题、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登飞来峰(完整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约813——858年),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等职。他一生历经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开成二年,李商隐25岁时举进士。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满怀报国之志,带着一颗“夙心”,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内容理解: 这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抒写男女双方无限的情思。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全诗以一个“别”字统领全篇。 名句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句两个“难”字重复出现,不仅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且抒写了无比深挚的相思离别之情。次句点出离别季节,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离别之情,惆怅倍增。“无力”二字写暮春时美好春天流去的无奈,形情兼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双关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爱情的一往情深、至死不渝。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雁门太守行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 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最,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他为人文思敏捷,诗作在语言上十分讲究,修辞手法极其多样,很有研究价值。他以二十七岁英年离世,常与王勃等为后人引作“天妒英才”之力例,然已成绩斐然,假能天赐凡寿,使有圆熟之机会,则我华夏当又添一李白矣,此诚可喟也!长吉诗集有《昌谷集》。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雁门关 位于代县。“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内部的渠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戌守要地。 纵览雁门关兴衰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可见它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被称为“诗鬼”。《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 内容理解:本诗是描写边城将士为保卫边陲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悲壮场面和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边塞苦战的紧张、悲壮气氛,表现了诗人对抵抗外族侵略的将士的赞赏。诗中运用了“黑、红、金、紫”等色调凝重的字眼,使诗中描绘的景物更加鲜明,进而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气氛,给人一种战斗惨烈的视觉冲击,从而突出了出征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向日:朝着太阳;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燕脂:同胭脂,这里是指战士的鲜血;半卷红旗:行军时把红旗半卷起来,形容急速行军的样子;声不起:声音低沉,不高扬;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玉龙:指宝剑。 名句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犹如乌云重重压下,要把城墙摧垮。既写景,又写事,点名战争的危急形势;我军将士的铠甲在阳光中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烁着光亮,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色彩鲜明,构思新奇。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渲染战争的惨烈,“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战斗异常激烈、残酷,战死者的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气氛。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明将士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游山西村 陆游 作者轶事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