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基因抗虫杂交中棉所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66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高进1,蔡立旺1,刘建功2,施庆华1,王为1,周关印2*(1.农业部沿海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2.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摘要:中棉所66 是中国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它具有结铃性强、通风透光性好,株型清秀,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依据本地区试验及示范结果,总结了中棉所66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中棉所66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以常规陆地棉品系“中9018”为母本,中棉所45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2007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7)第150号),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8020)。该品种具有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等特点。2013-2014年试验及示范结果:每公顷籽棉产量为6000kg左右,霜前花率80%以上,每公顷总铃数105万个左右,中期铃重5.5~6.0g,衣分40%~42%。其通风透光性好,株型清秀,丰产稳产性好,尤为适合沿海棉区多熟间作套种种植模式。1 间作套种模式特点棉花生产中,采取麦棉套种模式,可以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延长棉花生育季节,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棉花与大麦或小麦间作套种存在一定的共生期,对彼此都有一定的影响。中棉所66整个生育期内生长势都非常强, 尤其在苗期生长旺盛, 可以缓解弱苗晚发的现象。对于套种大麦或小麦而言,棉花熟期不宜太迟,中棉所66属于中熟品种,不会影响大麦或小麦适时播种,麦棉两熟双丰收的目标也得以实现。沿海棉区棉花与大麦套种模式较为普遍。套种田调查结果:中棉所66移栽密度2.1万株·hm-2,株高120cm左右,果枝20~22台,单株结铃55个左右。每公顷籽棉产量达5250kg以上,铃重与衣分与示范田基本一致。2 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2.1 目标产量在作物布局上各占50%,大麦田中留小行套种中棉所66,籽棉产量5250kg/hm2以上,棉花品质达该品种审定时的质量指标。大麦产量4500kg/hm2以上。 2.2 品种选择大麦品种须选择株型紧凑、晚播、早熟、矮秆、抗倒伏等特性,棉花要求早发中早熟性好、丰产稳产性佳。由于大麦与棉花存有一定的共生期,而此共生期正处于大麦灌浆时期,棉苗在争水、争肥、争光照等方面处于劣势,为减少对棉苗的影响,应选择适宜套种的大麦品种,如苏啤3号、苏啤4号、苏啤6号等。2.3 种植模式为减轻麦棉共生期间的相互影响,须科学间作套种。麦套棉种植模式应体现以棉为主的原则,中等肥力田块,可选择“三一”式:即三行大麦,一行棉花,大麦播幅宽0.6m, 留空幅0.5m,棉花采用等行种植,行距1.1m。高肥水田块,可采用 “四二”式:即四行大麦二行棉花,大麦播幅宽0.9m,留空幅0.9m,棉花采用宽窄行种植。此种方式有利于棉花移栽等田间管理,从而保证大麦、棉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2Z00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4389)。作者简介:高进(1986-),男,安徽安庆人,硕士,从事棉花与经济作物研究。E-mail:gaojin-666@163.com。通信作者:周关印,E-mail:zhougy2088@163.com花高产稳产。棉花种植密度一般为19500~30000株/hm2。麦棉共生期间主要是大麦对棉苗有一定的影响,为减轻大麦灌水影响棉田地温和早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高低畦种植。高低畦相差15~20cm,棉花种在高畦上,大麦种在低畦中。这样就可以增加共生期间棉苗的光照时间和透风度,缓解争肥、争水、争光的矛盾。2.4 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利用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可以有效延长生育季节、增加积温、促进棉花早熟、高产。相对露地直播而言,出苗早一周左右,现蕾早7~10天,吐絮早13天左右,进而导致霜前花增加20%以上,产量增加25%左右,还可提前10~15天拔柴,以便于下茬作物及时播种。2.5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麦棉两熟地块比一熟地块需肥多, 因此大麦播种前要施足底肥, 以便于后茬棉花对肥料的需求。一般施优质农家肥375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 硫酸钾150~225kg/hm2, 尿素150~225kg/hm2。棉苗移栽前, 若底肥不足, 可以在耕翻棉行时补施优质农家肥或氮肥。2.6 田间管理2.6.1 苗期管理5月初移栽后,棉苗处于棉花和大麦的共生期,正是大麦灌浆成熟期,在水、肥、光等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多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1)及时浇水。共生期内,大麦对水分的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