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应山话小称词缀演变规律初探
汪 锋
0 引言
0.1 本文所谓“小称”词缀指的是类似于普通话名词后缀“子、儿”一类的成分,它
们共同构成一个“小称”语义场。这一命名是从历时角度出发的,着重强调后缀“子、儿”
等表小的初始功能,至于这一功能的演变,以及后来产生“小称”不能涵盖之意义的过程,
正是本文要讨论的。为了方便,下文一概称之为“小称”词缀。
0.2 应山方言是笔者的母语。应山位于鄂东北同河南信阳地区交界处,在《中国语言
地图集》(1987、1990)中属于江淮官话区黄孝片,在《湖北方言概况》(1957)中划为楚
语区,《湖北方言调查报告》(赵元任,1948)中对应山方言音系也有描写。但尚未见到关
于“小称”的描写,本文将对“小称”进行穷尽式描写,并探讨控制其演变的因素。
1 应山话“小称”词缀的格局
1.1 应山话“小称”词缀有以下四个:儿、娃儿、子、娃子。从词源的角度看,它们
都含有“幼儿” 义,具有表“小称”的语义基础,它们一起构成了应山话的“小称”词缀
格局。
1.2 应山话中有儿化韵,没有自成音节的儿尾形式。同普通话一样,儿化韵有不同的
功能和语源:“a)方位词‘里’,可以跟指示词合成地方词;b )‘日’(连用)以现在时间为
准,造成日子的名称;c )‘儿’,现在已经成了真正的指小词尾”(赵元任,1968)。本文关
注的是 c 类儿化,它是“小称”词缀的音变形式。但在今天,这种儿化已经基本丧失表“同
类物中小者”的功能,在许多应山人心目中,“儿化”就是把一个字念轻一点,不负担什么
特殊含义。就语体色彩而言,“儿化”不用于正式、严肃的场合。可见,“儿化”目前只具
有弱化的小称色彩。
应山话的儿化规则如下:(“ê”表示舌尖后圆唇元音,下同)
原韵母 儿化韵 例词
A,AN [A r] 顶叉儿,陈巷儿
iA,iAN [iA r] 鸭鸭儿,样儿
uA,uAN [uA r] 画画儿,框框儿
ai,an [ar] 盖儿,盘儿
ian [iar] 烟儿,尖儿
uai,uan [uar] 块儿,把碗儿
êan [êar] 圆儿,圈圈儿
ï,o,oN,u [or] 丝儿,纸儿,盒儿,空儿,姑儿
i,io,ioN [ior] 鸡鸡儿,小脚儿,王琼儿
ê [êor] 猪儿
ε [¿r] 自行车儿
iε [i¿r] 撇儿
uε [u¿r] 李国儿
êε [ê¿r] 月儿,缺缺儿
* 1998 届汉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1
ei,en [er] 对儿,盆儿
in [ier] 铃儿
uei,uen [uer] 藏柜儿,竹棍儿
êen [êer] 小云儿,梅军儿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