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钱币的流布区域及有关问题
西夏钱币的流布区域及相关问题杨富学 陈爱峰2009-11-02 19:02:01 阅读?1557 次作者提供,原刊《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
一、序 说
学界对西夏钱币的关注始于清代,缘自西夏钱币的出土及西夏文的释读。乾隆及道光年间,安康出土西夏天盛元宝、皇建元宝及西夏文钱数品。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1 \o [1]?最早的西夏钱币窖藏是嘉庆十年(1805年)金石学者刘青园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发现。刘青园就其发现过程记载说:
?
凉州土人,掘得古钱数瓮,其中开元最多,北宋、辽钱及西夏元德、天盛、乾祐、天庆、皇建、光定诸品,亦复不少,而此等梵字钱亦有数品,余共捡得千余枚。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2 \o [2]
?
这里所谓的“梵字钱”一称,始见于南宋洪遵(1120~1174年)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撰写的《泉志》一书,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钱谱。其中就“梵字钱”言到:
?
余按此钱径八分,重三铢六参,铜色纯赤,文不可辨,大抵类屋驮、吐蕃钱。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3 \o [3]
?
从附图看,洪遵所言的“梵字钱”,其实是一种文字奇特的小平钱,就是西夏文“大安宝钱”,因当时洪遵不识其文,故将其列入“外国品”中。而在发现该窖藏的前一年,即1804年,凉州发现了西夏文与汉文合璧书写的《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根据其中的“夏国字”,刘青园确认过去所谓的“梵字钱”其实是西夏文钱:
?
又尝于凉州大云寺访得古碑(即《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阳面正作此等字……乃知此钱(梵字钱)为西夏梵书。景岩作《泉志》时,即不之识。数百年后,破此疑窦,亦快事矣!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4 \o [4]
?
至于钱币铭文的具体内容,当时并不为人所识。这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西夏钱币的重大发现。19世纪末,英国驻北京职员卜士礼(Stephan Bushell)得到西夏文钱币一枚,他根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上的碑文解读出了这枚西夏文钱的对应汉字即为“大安宝钱”。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5 \o [5]?20世纪初,随着西夏文字的研究和释读,学界对西夏钱币的研究进一步深入。1914年,西夏学者罗福苌在其《西夏国书略说》中著录并释读了四种西夏文钱,依次为福圣宝钱、大安宝钱、乾祐宝钱、天庆宝钱。此后,由于西夏钱币出土鲜少,学界对这种钱币的研究几再无进展,唯《泉币》发表过几篇关于西夏钱币的文章,但介绍的多为传世品。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6 \o [6]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甘肃等地陆续有一批西夏钱币的出土,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70年代末,特别是到了80年代,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西夏钱币出土的报道屡见于报刊,这自然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他们对有关西夏钱币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考证和认定了部分存疑的西夏钱币,并开始了对西夏货币制度、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形态的探索,力求通过西夏钱币的研究,揭开西夏王国的神秘面纱。
把西夏钱币研究引向深入的当推陈炳应和牛达生两位西夏研究专家。陈炳应先后发表有关西夏钱币的论文多篇,藉由在文物部门工作之便,系统介绍了甘肃收藏的西夏钱币,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7 \o [7]?更可贵的是陈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深入地探讨了西夏的货币制度,从而把西夏钱币的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8 \o [8]?他研究认为,学界常说的西夏文“福圣宝钱”其实应为“禀德宝钱”,非谅祚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年),而是元昊钱。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9 \o [9]?此说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牛达生自1984年撰写《西夏钱币辩证》始,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002.html \l _edn10 \o [10]?至今在各种书刊上相继发表西夏钱币文章30余篇。他非常重视西夏钱币的发掘与研究,根据出土的西夏钱币,对历代钱谱中的西夏钱币去伪存真,考证和认定了部分存疑钱币。 HYPERLINK /data/articles/a02/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