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三第9课 木假山记(自读课)Word版含答案
第9课木假山记(自读课)
eq \a\vs4\al((对应学生用书P25))
走近作者
苏洵(见《名二子说》)
相关背景
我国自汉代以来,园林中已造假山,魏晋以后,又有假山清供,置于几案之上,以供赏玩。到唐宋时期,欣赏假山的风气已经很盛。但假山之料多是山石,以木为山者,并不多见。苏洵的木假山,实为审美发现一奇,自此以后,又开创了木假山清供的新领域。
据苏轼《木山并叙》和梅尧臣、苏辙木山诗得知,这木假山是苏洵在家乡时,用“貂裘”从一位“溪叟”那里换来的,木质为楠木,“雨侵藓涩得石瘦”,形成逼真的三山。苏洵得之,因“为之记与诗”(诗已佚)。苏家对此木假山一直很珍视。老苏当年,曾与友人赏玩,由梅尧臣写诗题咏,可以想见当时之盛。后老苏归乡,木假山藏于眉山老家。三十年后,苏辙之子千乘又得一五峰木假山,“益奇”。苏轼、苏辙嘱其带回老家,并把三苏及梅之诗文“并刻之其侧”,珍藏于家。
eq \f( 木之生, 或 蘖 而殇, 或 拱,树木的生长,有的还在幼苗时就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eq \f( 而夭。,围粗细时死了。)eq \b\lc\[\rc\ (\a\vs4\al\co1(\o(\s\up7(蘖:树木的嫩芽。此处名词活用作动词,发芽。),\s\do5(殇:未成年而死。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样粗。))))
eq \b\lc\ \rc\](\a\vs4\al\co1(\o(\s\up7(此处形容词活用),\s\do5(为动词,长成拱形。))))eq \f( 幸而至于 任为栋梁 则,有幸而长成可以用做栋梁的,也就被砍)eq \f( 伐; 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 或破折, 或,伐了;不幸被大风拔起来,随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eq \f( 腐;幸而得 不破折, 不 腐, 则为人 之所,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的,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eq \f(材,而有 斧斤 之患。,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eq \b\lc\[\rc\ (\a\vs4\al\co1(\o(\s\up7(得:能够。材:名词活用),\s\do5(为动词,成材。斧斤:斧))))
eq \b\lc\ \rc\](\a\vs4\al\co1(\o(\s\up7(子。此处名词活用为),\s\do5(动词,用斧子砍。))))eq \f(其 最幸者, 漂沉汩没于湍沙,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eq \f(之间,不知其 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与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eq \f( 者, 则为 好事 者取去,强之以为 山,然后 可,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eq \f(以脱 泥沙而远 斧斤。 ,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eq \b\lc\[\rc\ (\a\vs4\al\co1(\o(\s\up7(第一个“其”,其中),\s\do5(的;第二个“其”,))))
eq \b\lc\ \rc\](\a\vs4\al\co1(\o(\s\up7(语气助词,表推测;第三个“其”,代词,它。汩没:沉没。以为:),\s\do5(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做成。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eq \f(而 荒 江之氵贲, 如此者几何!,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
eq \b\lc\[\rc\](\a\vs4\al\co1(\o(\s\up7(氵贲(fén):水边),\s\do5(高地。))))eq \f(不为好 事 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不被喜欢多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eq \f( 所薪者,何 可 胜数!,做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eq \b\lc\[\rc\ (\a\vs4\al\co1(\o(\s\up7(薪:木柴。此处名词活用为动词,伐而),\s\do5(为薪。何:疑问代词,哪里。胜:尽。))))
eq \b\lc\ \rc\](\a\vs4\al\co1(\o(\s\up7(数:计),\s\do5(算。))))eq \f(则 其最幸 者之中,又有 不幸者焉。,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呀!)eq \b\lc\[\rc\](\a\vs4\al\co1(\o(\s\up7(其:代词,),\s\do5(这些。))))
eq \f(予家有 三 峰, 予每 思 之,则 疑,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就总觉)eq \f( 其 有数存乎其间。 ,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eq \b\lc\[\rc\](\a\vs4\al\co1(\o(\s\up7(数: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s\do5(偶然因素。指自然之理。))))
eq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