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世界主要历史人物评说-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xVIP

2018年6月8日世界主要历史人物评说-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期末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托马斯·潘恩1737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穷苦匠人家庭,幼年失学,境遇坎坷,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他曾在伦敦图书馆潜心研读,“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是其思考研究政治问题的基本思路。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1776年1月,流亡北美的潘恩发表《常识》,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详细解释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经验。潘恩认为法国革命是“美国原则移植到欧洲的第一批丰硕成果”,呼吁“法国人民应该起而效仿美国”,在法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潘恩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潘恩民主思想的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启蒙运动的深入开展(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与局限;丰富的个人社会阅历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与实践。(2)影响:冲破了欧洲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迷信;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促进了法国革命的民主进程;丰富了启蒙思想。【解题思路】(1)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材料“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体现了其对英国代议制的实践的反思;材料“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可以得出自身经历的影响较深。结合材料其积极投身美国独立战争等可以得出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和实践等。【解题必备】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969年勃兰特成为联邦德国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的总理。他在联邦议会发表的第一个政府声明中,就把外交政策的改革列为重点,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其主旨是“与西方合作和协调一致,并与东方达成谅解”;“放弃使用武力”,“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实现完全意义上和平”;承认两个德国的存在,发展两个德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为德意志民族未来的统一做出贡献;“我们必须维护民族的统一,使德国两部分摆脱当前不正常关系”。之后他不顾国内自由保守派的攻击和责难,勇敢地采取系列重大步骤,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访问华沙并与波兰签署了一个互不侵犯协定,通过承认德国——波兰的边界位于奥德——尼斯线,正式发表放弃德国领土的主张,这期间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牺牲纪念碑前,屈膝长跪以谢罪。……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实施开始了一个合作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勃兰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摘编自丁建弘《全球通史系列·德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查理·卓别林,1889年生于英国伦敦。1918年卓别林在洛杉矶好莱坞开设了电影公司。1925年主演《淘金记》,讲述了一个流浪汉凭借自己的善良、勤奋和坚毅而收获财富和爱情的故事,这也是卓别林第一部获得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