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边际效应及其对育种选择的影响郭宗学1张增为21山东冠
小麦边际效应及其对育种选择的影响
郭宗学1 张增为2
(1.山东冠县农业局技术站,山东 冠县 252500;2.山东冠丰种业有限公司,山东 冠县 252500)
摘要: 研究了模拟小麦杂交育种F3种植模式下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公顷穗数和千粒重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两者均为边Ⅰ行的边行优势最强,边Ⅲ行最弱。穗粒数无明显的边行优势。因此,更准确地对F3的各株行进行选择,以公顷穗数和千粒重作为选择目标,可参考边行与内行优势的变化,其边际效应的影响以增加选择的可靠性。而以穗粒数作为选择目标时,选择结果会相当可靠。
关键词: 小麦;边际效应;育种;公顷穗数;千粒重
小麦等许多作物都有边际效应,到目前为止,对作物边际效应的研究大多是有关栽培方面的,而有关边际效应对育种选择方面的影响研究较少,尤其在小麦育种选择方面的报道更为少见。
在小麦杂交育种因代选择单株或单穗的种子数量较少F3代种植时,仅能种植单行且播种长度非常有限,这势必在同一畦中要种植数个不同的株行。由于边际效应的,对这些株行进行鉴定和选择时就会误差,此,研究F3种植模式下的边际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选用鲁西地区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两个小麦品种:济麦22、鲁原502。
1.2 方法
该试验于2015~2016年度在山东冠县冠丰种业试验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6次;每小区播种一个品种,共10行;小区行长3m,行距30cm,株距5cm,每株人工点播2粒,种植行向为南北方向。每一小区均调查东边5行,自东向西逐行依次编号为:Ⅰ、Ⅱ、Ⅲ、Ⅳ、Ⅴ。每行选中间2m用以调查小麦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试验结果采用DPS 7.05软件进行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处理数据并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经方差分析小麦公顷穗数(表1):各行间在1%极显著水平上差异显著;穗粒数(表2):各行之间在5%显著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千粒重(表3):各行间在1%极显著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1 小麦公顷穗数的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区组间
品种间
各行间
品种×行间
误差
总变异 182.56
1126.58
734.1216
154.7256
1412.809
3610.796 5
1
4
4
45
59 36.512
1126.58
183.5304
38.6814
31.3958 1.163
35.8832
5.8457
1.2321 0.3421
0.0001
0.0007
0.3108 表2 小麦穗粒数的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区组间
品种间
各行间
品种×行间
误差
总变异 32.9795
36.0375
16.8707
15.4867
274.9821
376.3565 5
1
4
4
45
59 6.5959
36.0375
4.2177
3.8717
6.1107 1.0794
9.308
1.0894
0.6336 0.3847
0.038
0.4679
0.6411 表3 小麦千粒重的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区组间
品种间
各行间
品种×行间
误差
总变异 32.3634
248.2294
56.3836
1.6521
224.3653
562.9937 5
1
4
4
45
59 6.4727
248.2294
14.0959
0.413
4.9859 1.2982
601.0018
34.1283
0.0828 0.2817
0.0001
0.0024
0.9873 2.2 不同行间的边际效应
结果表明(表4):小麦各行之间每公顷穗数在1%极显著水平上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ⅠⅤⅣⅡⅢ。该5行从边行至内行的公顷穗数比较,在图形(图1)上呈现出类似字母“V”的趋势变化:边Ⅰ行公顷穗数最多,边行优势最强;边Ⅲ行最少,边行优势最弱。小麦各行之间穗粒数在5%显著水平上无差异显著。即边行的穗粒数对内行无明显的边行优势。小麦各行之间千粒重在1%极显著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优势大小顺序为:ⅠⅡⅣⅤⅢ。该5行从边行到内行的大小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边Ⅰ行千粒重最大,边行优势最强;边Ⅲ行最小,边行优势最弱。
表4 不同行间的多重比较
行号 1%极显著水平 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Ⅰ
Ⅴ
Ⅳ
Ⅱ
Ⅲ 654.4755 A
629.4375 AB
591.6750 ABC
540.0000 BC
514.9995 C 36.15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