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火炬树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1
1 2 3
张明如 翟明普 王学勇
1.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临安 311300
2.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3.河北林业科学研究院,石家庄 050061
E-mail:mrzheco@
摘要:探讨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次生疏灌草丛火炬树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基于邻接小样方
调查测定,本文研究了农田和疏灌草丛两种生境上火炬树克隆分株异速生长特点。研究结果
表明:1)火炬树分株克隆生长独特,幼期冠幅生长超过树高、分株水平侧根前端直径约为
后端直径两倍;2)火炬树克隆分株冠幅与树高均呈现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而对于前后端
水平侧根直径,则以农田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疏灌草丛;3)火炬树克隆分株数量以农田生境
远高于疏灌草丛,前者的火炬树克隆分株密度约为后者的 31 倍。所以,火炬树克隆分株的
生长策略是以枝叶侧向生长快于树高生长,结果促使火炬树克隆分株快速占居疏灌草丛上
层、利于火炬树单优群落的形成并不断向外缘扩散。
关键词:火炬树,异速生长,克隆拓殖,疏灌草丛
1 引 言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克隆植物不同构件的异速生长特点、生长可塑性乃至单优群落
的形成与克隆分株生长和生物生产的关系,国内学者围绕草本植物取得了极为重要的研究结
论[1-5] [6]
。然而,针对木本植物 尤以外来树种不同构件异速生长研究亟待展开。
[7-9]
火炬树(Rhus typhina )是一种具有克隆繁殖特性 的外来木本植物,原产加拿大和美
国。1957 年自匈牙利引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由于耐干旱、耐瘠薄、喜光、
且耐一定程度的盐碱,且小核果密集形如火炬,入秋后叶片变红,形成独特的景观。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开始在华北地区推广栽植并在栽植地段形成一定数量的单优群落。
目前,有关火炬树生物量分配格局、克隆生长习性、与本土植物种多样性关系的研究已
经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在北京地区由乔木树种构建的森林群落内,种植火炬树不会引起物
种多样性锐减,但在灌草丛中栽植火炬树后的扩散效应有待继续研究[10] ;火炬树的生物量
分配格局以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11,12],克隆分株还呈现前端侧根生物量高于后端侧根以及
其前后端直径的不对称性的独特生态现象[12,13] 。推测火炬树单优群落形成与其克隆分株上述
构件的不等速生长有着一定联系。因此,本文针对火炬树克隆分株构件如冠幅与树高、克隆
分株前后端水平侧根直径,进行异速生长分析,为深入研究火炬树克隆拓殖扩散、生长对策
及其单优群落形成的机制积累资料。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教育部 2004 年博士专项基金“火炬树生物入侵机制研究”
(20040022021)、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001BA510B0405)
1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概况
本项研究是在河北省平山县低山丘陵区进行。海拔变化于 150~400 m 之间,地貌以丘
陵低山为主,同时还分布有宽度不等的沟谷;丘陵地势平缓,而山地地势相对陡峻。地带性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土壤以褐土为主,沟谷和坡下部土层深厚,随着坡位增加土层愈来愈薄;pH 值为 6.5~
7.5 ;有机质含量为 1%左右,土壤速效氮约 21.4~80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约 5.4~16mg/kg,
土壤速效钾约 60~103mg/kg,成土母岩以片麻岩为主。
天然植被因人为干扰程度和地形因子的复合影响而发生逆行演替,现存植被主要由荆条
灌丛、酸枣灌丛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